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079|回复: 2

[基金业协会] 姜建清: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7 1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总量规模日渐巨大,以及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压力的增加,资产证券化这个词汇越来越频繁地被经济金融界人士所提及。从小渐大的资产证券化创新试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法律法规及鼓励政策也不断出台。但总体说,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社会各方的期盼差距甚大。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主要包括实体资产、信贷资产等证券化。就像去杠杆是去产能过剩、去库存的货币表现一样,在企业高杠杆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实体资产证券化的货币表现。资产证券化的历史不长,但产品的种类已层出不穷,名称千变万化。国外较早的证券化产品以商业银行房地产按揭贷款为支持,称为按揭支持证券(MBS);后可供证券化操作的基础产品越来越多,出现了资产支持证券(ABS)的称谓;再后同时具有股权和债权性质混合型证券越来越多,干脆用CDO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概念代指证券化产品;近几年还出现利用金融工程方法,以信用衍生品构造合成CDOs。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起步较迟,但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风险和成长瓶颈。

其一,有利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中国的金融体系不是美国类型的资本市场导向性的体系,目前依然是银行业起主导作用,因而导致社会金融结构不同。中国金融的主要问题是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失衡,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2016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6.6万亿元,是1978年余额(1890亿元)的563倍,38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14.8%。从2000年以来的近十六年数据分析,1999年末贷款余额为9.4万亿元,十六年间增加97.2万亿元,占2016年末贷款总额的91.2%;2000年以来贷款年均增长17.3%,同期GDP增速为9.58%。2015年我国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值为2.02,较1978年的0.3扩大了6倍多,明显高于欧美国家0.6~1的水平,已接近了日本、韩国的1~2的水平,且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趋势。银行信贷的持续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中国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但信贷增长数量是有极限的,“高杠杆”意味着“高风险”,况且信贷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拉动也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当信贷增长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需求量,超额货币供给会对经济稳定带来不良后果。长期看会对通胀形势、资产价格走势乃至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信贷增量长期较快投放,在经济上行期风险不一定暴露,可能令商业银行过分自信其风控能力。但在宏观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下移、经济结构调整期会面临严峻考验。2016年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26.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贷款余额累积十分巨大。在全球银行业历史上,还少有一国银行体系管理过如此巨量的信贷资产,天量信贷资产在风险层次与结构上的复杂程度将导致管理上的高度脆弱性。中国的银行业要做三五年的世界最大,还是要做百年的世界最好?是继续走以扩张为主的外延式道路,还是走以结构优化、效率提升、资本节约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事关中国银行业兴衰存亡的重大战略抉择。要避免社会货币信贷总量和企业债务总量高企,导致货币扩张、利率走低、投资消费停滞的“流动性陷阱”,靠资产规模扩张、加杠杆拉动增长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不可持续。由“重资产、重资本”向“轻资产、轻资本”转型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排除风险的根本措施在于企业、银行双双“去杠杆”。难点在于“去杠杆”的同时稳增长,出路在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信贷资产发挥效能,不在于数量更重于质量。资产证券化就是一项将停留在低效部门和企业的资金挪转出来,投向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高效部门和企业的有效措施。

其二,有利于深化金融体制革。中国银行业资产过分集中于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充当企业长期融资的主要来源,而国外长期融资主要靠债券融资,贷款以短期为主。贷款证券化、信贷二手市场交易发达,因此贷款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结构和功能的错位,也导致中国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单调,有效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规模较小。虽然近年来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2016年末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5.99万亿元,其中银行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69.6%,较2002年下降20.3个百分点,但银行业信贷增长的压力依然不减。因此,优化金融资产增量、盘活存量应该是金融深化的着力点。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直接融资,能有效分流信贷增长压力。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大于信贷市场融资,证券市场债券融资规模大于股票融资;在债券融资中,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规模又已经超过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可见资产证券化银行对于调整优化社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是有利于银行资产结构优化。信贷资产不同于GDP和财政收支等当年流量指标。信贷资产具有存量或余额属性,信贷投放后不会每年清零。通过增量信贷与存量信贷收回再贷的资金效用完全相同。要改变过分关注信贷增量,忽视信贷存量的观念。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可将长期债权转化成可交易的证券。增强流动性,使金融市场更有效率,并降低融资交易成本。资产证券化也改变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失衡和客户结构雷同,将存量信贷从低效率的行业、区域、企业有序退出并转换至合意领域,将流动性差的银行资产通过证券化在资本市场转换为可用流动资金,将信贷资金从过度集中或长期沉积的某些产业、大公司和大项目的存量中转化出来,腾挪出更多的信贷空间,增加小微企业和其他产业信贷可获得性。通过将过剩企业和僵尸企业的实物资产证券化,盘活了高风险企业资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同时,信贷资产证券化优化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将银行收益及承受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期限风险,通过结构性安排,部分转移、分散给资本市场上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实现银行资产风险和收益的社会化,有利于提升银行流动性,加快资金周转率,降低筹融资成本,分散银行资产组合结构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资产证券化也为企业提供了新型融资工具。信用等级较低的困难企业若有品质优良的资产,也可实现风险隔离,增强信用,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融资能力。金融资产证券化以商品架构上的特殊设计,可将风险重新包装,使主顺位证券可获得较高信用评级。资产证券的品质不受企业信用违约影响。

其四,有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股改上市开启了中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的黄金十年,取得了业绩的大幅增长。但从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银行业面临着盈利增长率陡降和不良资产上升的挑战。同时,面临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加速演进,息差持续收窄,手续费下调的压力。中国银行业到了新的发展转折点。在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红利期后,银行业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从2014年起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虽仍处于国际同业的较好水平,但领先优势收窄。商业银行盈利增速的放缓,限制其资本补充的主要来源——内生资本补充能力。资本监管要求提高、资本补充能力下降与新增信贷需求刚性之间形成巨大矛盾。随着中国主要银行的规模扩大,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资本等级提高,若不改变目前的发展,资本约束环境会日渐严峻。中国银行业必须改变其发展模式,由“重资产、重资本”向“轻资产、轻资本”方向转型,资产证券化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目前交易所累计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占四分之三。银行业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已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发展中仍要注意以下着力点:

首先,要适应中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资产证券化主要目的是保证流动性、分散资产组合风险。比较中外银行业信贷组合,存在巨大差异。中国银行业信贷组合中,企业性质融资占比70%左右,个人融资占30%以下。西方银行业的信贷结构相反,个人消费性融资占比高达40-50%。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基本不承担中长期项目贷款的职能,因而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中长期贷款就成为调整资产组合风险的主要对象。美国90%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来源是消费类贷款,其中又有90%是住房抵押贷款。而中国企业通过中长期信贷市场获得的资金远远大于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从证券市场上筹集的资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本质上具有内在的完整性、不可分割性。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按照金融工具约定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以内货币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和证券业务的金融市场。所以未来中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重点应是将扭曲的长期资金配置回归资本市场。银行应成为长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提供商,这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这有利于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进行改革,有利于银行释放资本占用,出表长期信贷资产,缓解流动性隐患,并获取较好的风险收益组合。值得强调的是,PPP模式已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而资产证券化可推动政府及社会资本合作方降低金融杠杆,有效盘活PPP项目存量。不过亦应关注的是,一些金融机构,其资产证券化的“出表”为了进一步“加表”、扩规模和“加杠杆”,那就南辕北辙了。

再次,应扩展投资产品领域,满足市场对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的渴求。虽然从历史、环境、市场、习惯等等诸方面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滞后于国外许多国家,但中国经济、金融深化发展,起步虽慢起点可高,从前段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可以看到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不仅银行现有存量资产具有极大潜力,且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亦促进了资产证券化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权益类投资、国有资产存量转化、其他各类金融资产都需要证券化。从需求方面看,多年前中国主要银行个人负债的90%是银行存款,现在已经变化为70%左右是银行存款,其余转化为理财投资。银行需求方状况对资产证券化发展将起到重要影响。银行应逐步扩大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范围,凡能在未来产生现金流量、信用品质易于预测、具有标准特性(例如类似的期限、利率、债务人属性等)的资产都可以考虑进行证券化,包括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费)等。开展股权型证券化、债券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不仅对银行自身表内外资产证券化,也协助企业客户的资产证券化。不仅开展境内资产证券化,也可将境内资产证券化后进行国际市场发售。有的质量较次的信贷资产通过证券化分层技术处理,获得外部信用评级,精确估值出售次级档,使风险资产的权重下降,成为符合市场接受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最后,要完善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办法。从理论、方法、技术角度深化对资产证券化评级的认识,对证券化的资产组合品质、底层资产评估、分散程度、现金流分析、交易条款、利率定价、法律架构等进行认真核查分析,差异化地做好交易结构设计,做好产品信用增强和评级工作。要定期监测市场价值波动,适时做好信用评级的调整。尽管银行信贷存在非标化特征,但仍要努力探索产品的标准化,未来标准化的产品也更适合网上的销售。要注意有些流动资金贷款和部分项目贷款,缺乏准确历史违约数据积累,及评估标准和定价模型,通常又以私募等非公开方式发行,一旦形成违约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兑现。监管机构、交易所与银行要联合完善规则,推动公开发行和市场定价,明确市场各相关方责任的边界,为资产证券化产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打下坚实的监管基础。与信贷资产管理相比,资产证券化组合需要有更高产品和履职的透明度,在各阶段要批露资产组合的重要资讯,确立投资者信心。通过市场的健康发展,逐步确立资产证券化机构的品牌。要加快完善资产证券化大规模开展所需的法律体系框架等,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尽快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广。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系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本文为作者在陆家嘴资产证券化论坛上的讲话)

发表于 2017-2-28 18: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下评论,攒点金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4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都是些  正确的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11-26 06:48 , Processed in 0.22700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