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五战告捷,十分不易 一 考试经历 个人情况:券商后台工作五年,后觉工作日日重复毫无生趣,去年开始备考保代。非CPA,非律师,可谓零基础,凡人一个。去年8月买来某平台的书,准备10月的考试。不料考试提前到9月初,匆匆翻了一个月的法条就上了考场,结果居然考了50分,喜出望外,给了自己莫大的信心。G20闭幕后,协会在10月加试一次,自己再次翻了一个月的法条,结果50.5分。后来了解到投行先锋,遂买来应试指南和法条注解,备战11月的考试,最终以58.5分悲情收场。失利原因在于会计是自己的短板。虽然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但应付保代考试的会计难度,明显捉襟见肘。所以今年初,自己找来张志凤老师的课程,按照注会标准,认认真真学习了一遍,结果6月却考了52分,当时真是无语加迷茫,信心受到极大打击,于是7月玩了一个月,8月收拾好心情再次拿起书本来,终于在9月低空飘过。 保代作为一个“三无考试”(无教材、无真题、无答案),能够通过,真心不易,个中辛苦唯有自己能咂摸体味,不足在此处赘赘道矣。 二 资料准备 法条注解+应试指南+真题集训,买书时投行云课题会赠送相应的辅导课程(七星楼主主讲,能帮助自己理解)。 三 备考经验 (一)法规篇:精准理解+对比总结 一、选定教辅,分清主次。论坛里有好多人仅看应试指南就通过的,令人佩服。自己则一直是以法条注解为主。法条全文读起来比较系统、思路清晰,容易建立统驭关系。自己是把改革后历年考过的考点都标注在了法条上,这样复习起来有主有次,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理解为主,背诵为辅。初读法条难免晦涩难懂,尤其是对于无实务经验的同学来说,常常不知所言为何物。无所谓,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两遍自会发现,每每都有新理解新收获。保代考试的题目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所以理解必须精准到位,不然考场碰到题目可能都无法自然映射到相关法条,或者虽知道考的是什么就是记不清数字比例,白白丢掉了分数。尤其是七星楼主划定的20余部核心法规,必须不折不扣,深度理解。 三,真题为纲,以纲导学。真题的重要性不必多言,真题重复考,真题涉及到的新法规下次换个角度继续考,所以说真题是备考之本,指路明灯。真题反复研读几遍都不为过。把真题涉及到的每个考点甚至每个选项都要找到相应的法规出处,研究其陷阱设置手段,掰开揉碎彻底弄懂理解透彻。 四、完善法条,覆盖广度。虽然法条注解三大本很厚很厚,但依然没能涵盖考试涉及到的所有法规。自己通过研读真题,把历次考试涉及到但被遗漏的法规整理出来,如信息披露与格式准则11/25/38/号等最近几次常常作为挖掘新考点的法规被连续考到。此外新法规必考,每次考前修订或新出台的法规,也要整理出来,作为覆盖广度的方法。毕竟自己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投行法规如浩渺大海,出题老师想难为我们简直so easy,如上次令人吐血的餐饮业招股说明书。 五、对比总结,精准记忆。保代考试法规庞杂,涉及数字比例众多,此外针对同一事项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块间规定细致且不尽相同,如发行条件、签字人员、道歉主体、申请文件、储架发行、合格投资者等等,有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个表格、画个示意图、编个顺口溜,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会计篇:得会计者得天下 目前保代考试会计占比约25%左右,考试难度基本上与CPA持平。这就要求大家踏踏实实掌握会计知识,不能抱侥幸心理。会计不过关,进考场都会忐忑,如自己前三次考试之窘迫。目前尚未听闻过放弃会计,仅靠法律部分通过保代的奇才。 会计达到注会水平,我觉得需要做以下工作:①按部就班听一遍东奥名师的课程,;②掌握轻一的各章节选择题,;③掌握近五年CPA会计真题的选择题。④掌握改革后历次保代考试的会计题目。当然,长投、合并报表等难点可以考虑战略放弃。 财管主要考本量利分析和成本性态,这个难度不大,没必要放弃。 税法、审计题目较少,大家可以视自己情况而定。 四 考试策略 保代考试120道题,180分钟,时间不算充裕。所以考试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毕竟我们追求的是60分万岁,而不是状元和榜眼。之前自己也是吃了考试策略的亏。9月这次考试,自己先从组合选择题做起,碰到复杂计算题先跳过,碰到知识盲点凭感觉选一个并标记,余下30分钟再各个击破。每次考试会计都有两道计算了比较大的题目,考场上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允不允许的问题。 五 结语 最后,七星楼主有一段话甚好,借来与大家共勉。 “今者,我辈多起自草野巷陌,值此风云激荡之时代,际遇颇多,当尽心竭力以求功名而慰平生,万不可整日哀叹自伤,空有抱负之心,而无践履之行。共勉之!” 光阴虽长,然待我者,何其短也。愿大家11月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