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原料成本推动 乙二醇价格上涨:4月底开始至5月12日,乙二醇现货仅半月时间涨幅9%,同期乙二醇9月合约涨幅14%,其主要原因为原料煤价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效应,而供需面则并未出现剧烈变化。随后5月13以及14日,EG 跟随煤炭价格大幅回调,现货回调4.5%、盘面回调7%。
煤化工长协统供 实际价格变动较现货平缓:实际煤化工装置原料煤的采购为长协统购,结算价实行月度结算。中长期合同执行“基准价+浮动价”的价格机制,权重各占50%。当煤炭现货价格上涨时,煤化工长协价仅浮动部分变化,且时间上滞后一个月。因此,煤价的上涨对乙二醇成本端实际影响要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
成本推升价格 乙二醇更具弹性:煤炭是国内乙二醇生产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国内煤制乙二醇工艺约占总产能的40%左右。如果剔除长期停车装置,产能占比约33%。煤制乙二醇工厂成本计算方式差异较大,原料(3-5吨)煤+催化剂+水电气+人工、财务、折旧+运输及其他费用。报告中使用3.2*褐煤+3600元/吨进行计算EG 成本,意味着每百元煤价上涨对乙二醇成本端的影响大概320元,考虑到煤化工企业多长协采购,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比现货采购减少一半,预计煤价每上涨百元,成本端抬升160元附近。此轮乙二醇价格从4月26日行情启动至前高,动力煤期货主力价格涨幅200元,而对应乙二醇盘面涨幅700元,反映出原料推升成本上涨时,乙二醇价格弹性明显高于原料。
30df584c-b971-4c49-859a-6c314cc4aedb.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