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本周关注:玻璃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短期期货价格或上行目前,玻璃期货价格已实现十一连涨,屡破新高,玻璃库存不断下降。根据玻璃观察网数据,从 4月份的 2100元/吨,一举上涨到 5月 14日的 2900元/吨,强势格局不改。在资金不断推高玻璃期货价格的背后也反应出玻璃现货市场供需两旺的局势。5月上旬玻璃市场经历了暴涨行情,截至 12日,沙河市场 5mm 大板含税均价 2693.75元吨,环比 5月 1日沙河市场 5mm 大板含税均价 2334.25元吨上涨 359.5元吨,上涨 15.4%。玻璃价格的上涨速度一直在加速,而玻璃的库存也一直在下降,沙河各厂更是逼近零库存。
一季度玻璃淡季供应宽松,但是能够达到基本产销平衡。围绕着春节假期,玻璃的需求端和玻璃加工厂都面临着停工放假,玻璃产能供应开始变得宽松,上游厂家库存逐渐增加,同时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优惠。春节后,下游加工厂和贸易商开始为生产备货,由于上一年度玻璃供应紧张,年后贸易商和加工厂备货采购积极性很高,均持有了大量原片储备,这引发了一部分担忧情绪存在,认为玻璃下游存在大量隐性库存,淡季需求不足以消化目前的高供应产能。贸易商和加工厂在持有大量原片储备后开始进入消化阶段,按需从上游补充库存。年后随着玻璃加工厂和建筑工地复工,玻璃市场稳健运行,下游加工厂和贸易商在不断消耗自身库存,同时刚需补库也让上游厂家库存减少。经过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的运行,玻璃淡季供应虽然宽松,但是能够达到基本产销平衡。
5月新增产能或有限,供给端或难出现较大增长,库存稳步改善,市场普遍对后市继续抱有涨价预期。根据和讯期货数据,截至 4月底,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能后共计有 246条在产生产线,玻璃产能利用率在 84.01%,同比上涨 3.99%。经过五一期间的调整,福建龙泰新建的 700吨生产线点火,节后归来在产玻璃产能较节前增加 420万重箱。但原定点火生产的沙河地区生产线因环保原因迟迟未能点火,再加上五月下旬部分华东地区生产线后期有冷修停产的计划,供应端或难出现较大增长。目前河北沙河市场交投较为活跃,贸易商走货积极,华中地区中下游陆续接单补货,市场商投气氛良好。截止 5月14日,浮法玻璃生产线库存 1779.0万重量箱,周环比下降 19.0%,月环比下降 35.8%,同比下降 65.4%。其中华中多数厂家库存已降至低位。
6899c5bf-607b-47d6-be20-4ec38a9edfd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