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国承诺“双碳”目标,推动绿氢在脱碳领域规模化应用 随着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全社会生产资料将向着低碳化及净零排 放方向发展,绿氢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应用场景的绿色二次能源, 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扮演深度脱碳的重要角色。 根据氢能联盟数 据, 在碳中和情形下, 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由目前的0.37亿吨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由目前的5%提升至20%, 工业及交通将是主要增量领域。
到2030年可再生绿氢或将实现与灰氢平价 从当前绿氢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整体处于产业导入阶段,制约绿氢产业规 模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制氢成本。通过对可再生电解水绿氢全生命周期 成本的拆解及预测,到2030年国内一些可再生资源优势区域,其绿氢成本 将实现与灰氢(10元/kg左右) 平价,到2040年则基本实现平价。
绿氢的大规模应用或将在2035-2040年实现 通过绿氢在各脱碳应用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分析,近5年绿氢将率先在供热和 重卡行业得以应用;到2030年,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区域,绿氢 成本可下探至与灰氢平价的水平,氢能在重型运输领域可实现价格竞争力; 到2035年后,绿氢或将作为极具竞争力的能源在主流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 大规模推广应用。
投资建议 结合绿氢成本预测及其在各脱碳应用领域的成本竞争力分析,从不同时间 周期维度来看: 1)短期(2020年-2025年) ,绿氢产业链各环节都处于技术储备及降本突 破阶段,产业尚不具备规模化经济能力,因此关注短期政策主推的方向, 包括氢燃料电池重卡及燃料电池堆; 2)中期(2025年-2035年) ,绿氢成本已大幅降低,部分资源优势区可以 实现平价,交通领域中重卡已具备规模化应用的基础, 继续关注燃料电池 车及电堆;工业领域中具备用氢基础且较早转型布局绿氢的龙头公司将因 碳成本的提高而受益, 关注提前布局绿氢产业的企业; 3)长期(2035年-2050年) ,氢能各产业链环节的成本、技术都将得到大 幅改善,各环节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投资角度除了近中期已关注的方向, 重点关注贯穿氢能产业链的关键设备,包括储氢罐、压缩机等,将伴随绿 氢的规模化应用而得到数量级增长。
61c1eb34-8b3a-4e7e-a53f-32017fe3ac9b.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