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蚂蚁迈出持牌经营的重要一步,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开业。6月3日,重庆银保监局宣布,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法定筹建期内,符合条件获批开业。开业后将承接蚂蚁集团旗下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持牌经营、统一监管是金融科技此轮严监管的主要政策基调,此次蚂蚁消金的如期成立对于蚂蚁集团金融业务的开展意味深远,可以预见蚂蚁消费金融开业后将快速进入角色承担花呗、借呗的业务。站在蚂蚁集团的角度,短期看仍然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体现在资本金补充和业务经营的整改上。1)根据蚂蚁招股书,2020H1花呗、借呗合计余额为1.7万亿,根据互联网贷款新规,互联网平台的最低出资比例为30%,承接1.7万亿的存量规模需要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金达到510亿元,目前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仅为80亿元,可以预见会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但考虑到目前蚂蚁旗下还有两家小贷公司合计160亿的注册资本和358亿的净资产规模(2020H1),因此预计资本补充的压力并不大。2)结合此前两次约谈内容,未来花呗、借呗产品的营销服务等方面也会持续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如在过度授信、过度营销、过度包装,过度宣传“超前消费”等方面。3)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提出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能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监管的此次表态意味着助贷业务承接花呗、借呗运营的模式被否,未来花呗、借呗将主要通过蚂蚁消金以联合贷模式进行放款,而助贷业务的模式将转变为蚂蚁提供客户引流和数据服务,金融机构进行产品设计和定价。
中长期看,流量和科技优势下蚂蚁步入规范化运营的新阶段。虽然短期面临着一定的调整压力,但我们认为蚂蚁依靠阿里生态,在用户、技术、渠道、场景等方面依然优势显著,此次蚂蚁消金的股东中进一步引入了传统金融机构和一些重要的产业股东,为未来场景的拓展、业务的协同打开了想象空间。前国内居民的线上金融服务渗透率仍然不高,需求仍未充分挖掘,尤其在线上消费信贷领域,因此中长期我们仍然看好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领先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空间。金融科技的从严监管,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发展契机。
站在行业竞争的角度,蚂蚁消费金融在承接花呗、借呗的展业初期,预计在相关业务开展方面可能会相对审慎,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把握这种金融科技从严监管的发展契机,我们看好过去一直强调审慎经营、线上渠道建设和科技实力领先的部分传统金融机构。
投资建议:监管部门未来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仍将延续规范与发展并重的监管思路,金融科技将逐步纳入到金融的监管框架中。短期监管环境的变化,将给金融科技企业带来业务调整压力,需密切关注后续相关业务的监管动向。但随着国内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内居民生活和产业端加快数字化转型,以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小微经营贷、无抵押数字化消费贷为代表的创新金融服务需求有望延续高增态势,金融科技在过去多年发展中证明确实可以赋能普惠金融,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行业有望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风险提示:金融政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
f3b44005-2457-4be6-9059-cca089d1be5e.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