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市场不断创新高,A股还在金融危机的底部区域徘徊不前,A股投资者可谓世界上最郁闷的人。 最先感受市场冷峻的当属二级市场投资者。6000点高位下来,许多人高位截瘫,血流成河。 二级市场的冷落也波及新股发行。即使监管部门不主动叫停新股,那种“一夜情”式的新股滥发也难以为继。由此,那些指望募资解渴的准上市公司成了受害人;风光的投行如今门庭冷落;而作为配角的会计师与律师,也感觉到了证券业务潦倒之后的孤寂与落寞。长期的市场低迷,不仅断送了市侩的营生,也令监管层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 不妨打一个这样比方:A股大厦倾覆了,满地瓦砾,一遍狼藉。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侥幸逃生的,恐怕也难以摆脱长久相伴的梦魇。 面对低迷的股市,人们常常质疑A股为什么会背离宏观经济而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不能否认这样探询与责难的意义。但是,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来端详,可以说,这样的探询即使有理,也是芝麻小理;即使靠谱,靠的也不过是简谱而已。 质疑股市背离经济的人,心里有一个前置条件,即相对于股市的萎靡,感觉宏观经济很好很强大。其通常的逻辑是,即便遭遇金融危机,我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也雄踞世界宝座,而A股则位居世界跌幅之首。这是离经叛道、不可接受的。如果单纯对比GDP数据,A股的表现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但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绝对不是GDP的计量器与温度计。一国经济状况也不是一个GDP指标可以包揽的。一国经济状况如何,不仅要考察总量,还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安全、技术进步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即既要考察规模的增长,也要掂量结构因素;既要考量时点增量,也要预估增长的持续性。相对而言,后者所内含的质的意义甚至比量更重要。过去两三年的经验表明,伴随经济粗放发展而来的股市已经进入了反思与成熟的“而立之年”,因此,我们不应该再看重身高体重,而应该更在乎心智与潜能。 其实,除却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拖累股市令A股消极沉闷之外,A股低迷也是中国社会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经过30多年的快速扩张,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境界,在追求规模的前提下,全社会的眼光将聚焦效益与公平,民众的期望是在速度与效益、增长与公平、经济福利与人文价值之间取得更高更好的动态平衡。而对比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不仅结构转型进展缓慢,社会转型也处在徘徊与犹豫不前的状态。 而社会转型的困难投射到股市,就演绎成了捆绑股市的条条绳索。上市公司经营低效,缺乏进取心;券商投行善于装修粉饰,失守职业道德,让一众上市公司招摇过市;投资者奉行实用主义哲学,见风是雨,追涨杀跌;即使是手执法度的监管者,也不忘自己世俗的本性,对待害群之马也是仁心仁术,唯恐矫枉过正,拿捏失准;而怂恿作奸犯科的中介机构更是世代更替,后继不绝…… 这大体就是一幅中国股市的全景素描。长期低迷不振的股价其实是对市场各方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