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们本来希望,能够以我们创刊6年以来对券商行业的认知与研究,模拟出未来10年这一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如一位成功的投资经理,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数据和K线图中,模拟出金钱未来流动的轨迹。 但是我们的朋友们——来自50余家重要券商的业界领袖,都异常肯定地告诉我们,根本不需要10年! 他们认为,最迟5年,这个行业就会迎来一轮颠覆重构。在金融政策、交易市场、创新业务、盈利模式、客户需求都在快速变化之时,券商这一嗅觉最灵敏的行业,变化速度将呈几何倍数。 他们背后的114家证券公司,自身总资产超过1.8万亿元,还托管着13万亿元的证券以及3.5万亿元客户资产。 这些数据足以支撑一些野心勃勃的精英,在未来的5年中,最大限度地改变这个世界、这个行业;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公司。 全 球大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皆对1907年11月16日的故事耳熟能详。在这一天,年仅16岁的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走进位于纽约下城的交易广场大厦寻找工作,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他逐层询问:你们还招人吗?最后一家位于3层的公司给他提供了一份清 理痰盂的工作。23年后,温伯格成为这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通过承接福特公司新股发行,他让这家历史悠久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华尔街顶尖投行。这家公司,就是 伟大的高盛,全世界所有券商的终极梦想。 这才是资源实现市场化配置之后,金融行业将展现的迷人之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大危险来自网络 从历史维度看,每一个变化,都已经不是新鲜事。 根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2年全年,114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4.71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504.07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 净收入177.4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35.51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11.46亿元、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6.76亿元、证券投资收 益(含公允价值变动)290.17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净收入52.60亿元。 众所周知,腾讯希望能够与国金证券合作,甚至到现在也未能排除并购的可能性。嘉实基金正在申请互联网券商牌照,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经纪交易服务。而在颠覆了基金和保险业之后,互联网巨头们下一个进攻方向,显然将会是券商。 他们正在研究的模式是,以交易费全免为号召,将投资者的交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据统计,交易所席位费的成本只有万分之一。互联网式的思维是:一开始亏本吸引客户,在客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通过销售其他服务和产品来盈利。 对于全行业同盟死咬住平均万分之八佣金率的券商而言,这将是最大的冲击。经纪业务在利润率逐渐下降之后,其净收入仍然占到全行业收入的1/4左右。 正如方正证券董事长雷杰所言:“我们现在的危险已经不是大家互相压价,而是来自外面。” 他们想起了美国的E-Trade。这家公司在1996年开启了网络经纪商的模式。公司一切经纪业务都在线上,没有任何营业网点。因此完全可以用低廉佣金吸引投资者。这一模式只用了几年,就足以和美林这样的全球最大经纪商鼎足而立。 中 国未来的互联网经纪商将是比业务单一的E-Trader更可怕的对手。先后与长城证券和国金证券传出绯闻的腾讯,2012年收入439亿元、利润128亿 元,一家公司就相当于1/3个券商行业。最新三季报数据显示:QQ活跃用户8亿,微信活跃用户2.7亿,而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所有开户数不过1.6亿。 尽管监管部门还没有批出任何一张网络经纪业务牌照。但是所有人都认为,未来5年,大部分经纪业务收入会被新兴的互联网券商瓜分。他们业务模式简单、服务产品低端,但是你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
资本裂变收益 在将1/4的低端经纪业务拱手让出后,114家公司并不会是同一局面。 最多人选择的突围方向是高端财富管理。从业内老大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出身高贵的中金公司,到方正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信达证券这样的一方霸主,都为自己选择了这一方向。 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券商进入这一领域并不乐观。2012年,受托管理客户资产业务的收入,只占券商总收入的2%。 信达证券总经理张志刚说,所有券商的梦想都建立在三大逻辑之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个人存量财富的流动有巨大需求,一个中产阶级阶层正在形成;随着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混业会提供给机构新的机会;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必然将加强市场定价能力和配置能力。 正如再融资超越IPO,成为投行最热门的话题。为优质客户提供资本管理、跨市场套利服务、资本中介服务和财富管理服务,已经比盲目拉新客户开户更为重要。 前几年不少券商视同鸡肋的融资融券业务,正在成为增长最快的利润部门。2012年全年,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利息净收入为52.6亿元,而仅仅2013年上半年,这一业务收入就突破了66亿元,已经占到行业总收入的近1/10。 资管业务是另一增长快速的部门,2013年上半年,券商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8.8亿元,也超过去年全年收入。这一业务真正的崛起并非2012年大放异彩的通道业务,而是2013年才次第展开的股权质押回购、短期资金、多市场投融资。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在未来5年,一向被讥为同质化的中国券商们将大幅分化。少部分被互联网巨鳄收购,开展网络经纪业务;某些地方券商,还可以在政府支持下继续发展;而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有钱的券商。只有充足资本,才有能力通过创新业务满足客户需求。 甚至包括美式投行重要的交易收入,也需要巨额资本支撑,远超目前券商的自营部门工作范畴。以高盛为例,其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341.6亿美元,其中固定收益、货币、大宗商品投资收入99.1亿美元。这一领域对于大部分中国券商而言,都还在起步阶段。
无法预料的并购效应 谈起有钱这件事,国海证券总裁齐国旗很开心。11月26日,国海证券刚刚通过配股成功融资35亿元。 毫无疑问,未来有发展的券商,首先是目前已经上市的19家券商。 他们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国海证券、西部证券、宏源证券、太平洋证券、东北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长江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山西证券、华泰证券。 市场能够以最便捷和低廉的方式,向他们提供资金,以应对新的竞争。 2013年,券商行业的两件大事,一是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一是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这两起交易仍然在进行之中,无论是价格、交易架构、公司整合,至今都没有披露。 我们所能知道的,是方正董事长雷杰说,在完成民族证券的并购之后,方正证券在重要数据上,都将成为业内前5的大券商。 而 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更将改变行业大佬们的竞争格局。即便简单相加,这两家券商的总资产,合并后已经可以轻松超过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仅仅位 列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广发证券之后。而净资产甚至可能超过国泰君安和广发证券,仅次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两大巨头。营业收入也将顺利进入前三 甲,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争雄。 准确地说,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将超过银河证券,成为中国最大的经纪商;也将超过中信证券,拥有中国最大的券商资管规模。 并购是中国券商快速获得规模、资本优势的唯一出路,这一点很多人讲过。券商整合最著名的鼓吹者其实是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他多次说,与高盛这样的跨国大投行相比,中国的券商规模太小、实力太弱,完全无法在全球市场形成竞争。 但由于大部分券商均为国资,拥有行政背景,并购并非易事。 如国都证券这样的券商,多年来门槛踩烂,却无人谈到最后。业内老大中信证券多年来寻寻觅觅,最后结果不过卖出中信建投、国联华安多年绯闻无疾而终、收购里昂并不受市场认可。 但重组之后的申银万国和方正证券将给业界以信心。5年之后,决定券商成败的,将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投融资计划、市值、财务杠杆和现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