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德药业IPO“祸不单行” 产品不合格保荐机构遭重罚或受累 【中经联播财经频道www.ce02.net北京3月24日讯 见习记者 杨光】日前,重启发审会的消息不绝于耳,IPO排队企业或将迎来曙光。 然而,中经联播财经频道注意到,处于预披露状态的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德药业”)排队过程中可谓是“祸不单行”,除自营产品被曝存在质量问题外,其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因违规遭到了监管部门重罚,普德药业或将因此受累。 产品药检不合格被监管部门曝光 公开信息显示,9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2013年第2期新疆自治区药品质量公告,曝光一批不合格药品,其中包括由普德药业生产的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批号02120202,规格2.0mg),主要问题为溶液的澄清度颜色不合格。 中经联播财经频道通过梳理发现,普德药业产品质量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据江苏省2007年第3期药品质量公告不合格药品名单显示,普德药业所产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批号为20050801的药品因酸碱度原因,被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检出不合格。同年第四季度,普德药业品名为“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在浙江省多地均出现不合格现象,批号分别为20070616、20070618、20070716,其中批号为20070616分别在台州和江山两个市均有出现。在2009年,在东北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被抽查出批号为20091101,品名为“氟罗沙星注射液”不合格,生产企业依旧是普德药业,不合格原因再次聚焦在“可见异物”上。 此外,2012年6月29日,湖南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主编的《2011年度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报告书》正式发布,在引起不良反应的前十位药品中,银杏达莫注射液赫然在列。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曾报道过数例服用银杏叶萃取物后导致脑出血的病例,并提醒老年人应慎用银杏叶制剂。 CNKI数据库显示,2000年至今以“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为关键词的论文有148篇,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视物不清、呼吸困难、红斑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静脉炎等十多种,甚至曾导致脑出血及死亡等严重后果。 据普德药业首发申请招股说明书(申请稿),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中西药复合制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营产品银杏达莫注射液2010年收入达1.13亿,2011年收入8100万元,同比下滑3200万元。 对于上述产品质量问题,中经联播财经频道通读普德药业招股书申请稿,却未找到相关内容披露。 保荐机构违规遭重罚 普德药业或受累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普德药业在面临自身产品质量不断被曝光的现实问题外,还要被迫接受其保荐机构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召开发布会,宣布对平安证券的处罚,共罚没7665万元,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保荐上市中,未能勤勉尽责,其出具的发行保荐书、持续督导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拟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没收其该保荐业务收入2555万,并处以两倍罚款,罚款金额共7665万元;不仅如此,还暂停平安证券保荐资格3个月。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受上述事件影响,平安证券参与保荐的30家在审企业或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审核,过会率或将“大打折扣”。 翻看平安证券的保荐史,造假、业绩变脸始终不离其左右,从胜景山河到万福生科,再到近期的海联讯因虚增利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平安证券近3年内相继有3个保荐项目出现严重造假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