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2833|回复: 4

[财经媒体] 中金人事震荡 研究和投行实力遭遇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14: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00:16  投资者报

  薛玉敏
  沸沸扬扬的中金离职潮向平静的券商界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直到现在仍然余危阵阵。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这场声势浩大的离职运动,不仅是所谓内部机制薪酬问题,也是内部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结果,摩根斯丹利股权变动恰恰成为一个导火索。
  台柱子一个个远走他家,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心晃动,而且给业务造成多大的冲击还难以估量。
  中金的主要盈利来自于机构销售和投行收入。机构销售部门的能力直接和研究所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挂钩,在以原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为首的金牌宏观策略策略团队分崩离析后,接替者原巴克莱中国经济学家彭文生、黄海洲能否再续辉煌,尚有众多不确定性。
  但是在中金公司内部,对于新来的研究团队还有信心。目前宏观策略有三位首席:他们被称为彭博(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黄博(首席策略师黄海洲)、邱博(首席分析师邱劲),在去年年底的媒体交流活动上他们都与大家见了面。
  另一项业务——内地承销收入在去年出现了大的滑坡,Wind数据显示,国内承销保荐费用从第1滑落至第7名。
  在中金不断流失人才的背后,则是对手高盛、瑞银在四处疯狂挖人。面对对手的步步紧逼,中金如何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保持在国内市场的优势?
  人事地震后的中金,又将走向何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高端人才接连出走
  去年下半年以来,券商界最轰动的事情,莫过于中金的人事动荡。
  数十位高职人员集体出走,一时间让披着神秘面纱的中金成为“话题大王”。离职员工身上均戴着不小的中金光环,如金牌分析师、元老级员工,更是让话题充满着无限的猜测与趣味。
  去年1月份,中金董事总经理贝多广离职,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中金退出上海金融产业基金的纷纷扰扰,作为担任产业基金总裁的中金代表辞职也是在情理之中。
  5月份,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香港)副总经理、经济学家沈建光离职,转投瑞穗证券,担任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一职,依然常驻香港。外界的评论,仍把它当作一个个例。
  7月份,媒体爆出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将转投高盛做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后,汹涌的离职潮才突然曝光在镁光灯下。
  哈继铭是中金研究部门的一张金字招牌,他一手扶持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兼搭档邢自强随之劳燕分飞。
  哈继铭的履历可谓星光点点。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管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2004年,先后履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印度尼西亚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经济研究部高级经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师;2004年4月之后则一直担任中金首席经济学家。
  在随后的6年里,哈继铭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在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宏观研究团队,并在宏观研究领域树立权威。
  邢自强目前在美国对冲基金S.A.C工作,接到《投资者报》记者的电话后,显然不愿意谈论离职原因。S.A.C从1992年成立至2007年,平均年收益率超过30%,是美国亿万富翁斯蒂芬?科恩(Steven A. Cohen)麾下的顶级对冲基金。
  9月,A股首席策略师高挺高调投奔瑞银,出任瑞银财富管理研究主管兼首席投资策略师。
  高挺在中金研究所也颇有实力,2006年和邱劲获得《新财富》策略研究的第三名,2007年获得策略研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008年中金的研究团队更是夺得策略研究行业的第一名,2009年为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五名。
  随高挺一起跳槽的还有数位中金分析师和研究助理,这其中包括转投高盛的金牌分析师王汉锋。
  今年1月,策略分析师郦彬也步他们的后尘,向多家基金研究人员群发邮件,宣布前往宏源证券(18.37,0.00,0.00%)担任首席策略分析师。
  郦彬拥有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7月加入中金研究部,主要负责A股策略分析。
  至此,中金引以为傲的宏观和策略精英团队,几乎是被其他券商瓜分殆尽。
  一直以来,对中金贡献最大的是销售交易和投资银行两大部门。很不幸的是,这两个部门也都遭受人员离职重创。
  最大的爆点是去年12月底,中金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及董事总经理丁玮离职。
  可以说,他是中金投行的灵魂人物,自2002年来到公司后,几乎参与了中金的各项重大交易。
  去年9月份,就在高挺宣布任职瑞银时,任职9年的投行部执行董事陆垠也离职,转投花旗任亚太区金融机构组董事。
  尽管人事动荡已经走向尾声,但是对于公司仍会产生重大影响。“当看到和自己同级别的员工纷纷奔向新东家,很多员工肯定是动了离职的念头,这对公司工作状态肯定有影响。”中金一位投行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坦言。
  正常变动VS争权夺利
  巧合的是,就在爆出中金人员离职潮的同时,摩根斯坦利正在出手中金的股权。各种猜测认为,股权变动可能是离职潮的一个导火索。
  去年12月8日摩根斯坦利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其所持中金公司34.3%股份分别出售给包括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 Capital和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在内的四家投资方。
  一位长期关注中金的研究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和股权变动没有直接的关联,更多的是内部争权夺利造成的结果,股权变动只是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
  上述中金内部员工也提到,“今天的中金已经不是曾经的中金了,毕竟中金上千名员工相互利益各不相同,虽然多次做过内部整合,但成效不大。”
  一般来说,一个大型机构的股权变动,常常带来很多内部员工的职务变动,新的领导自然会安排自己的人,这样自然会侵害一些利益群体。而公司为了保全大局,就可能牺牲老员工的利益。
  这是变革带来的必然阵痛。据外媒报道,金融危机以来,中金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成本快速上涨。该公司人员编制在过去3年翻了3倍,达近2000人,但奖金总额却没有增加。而许以丰厚条件从高盛等一些公司挖角过来,也间接疏远了一些中金旧臣。
  对于离职潮,中金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曾经做出的官方回应是,人员变动是正常的,尊重个人的职业选择。
  “像大家关注的丁总离职,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做Banker这一行,到了50多岁,肯定要寻找新的突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职业需求有变化了。”熟知中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这样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北京一位投行部门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的确投行界的人员流动很频繁,每年投行人员的跳槽比例在10%~20%。但如中金大规模、高规格地离职还是比较少见。”上述中金内部员工也承认,过去中金离职人员的案例比较少。
  在采访中,大家似乎还无法绕开影子股权计划。所谓“影子股份”,是指中金董事会制定的员工激励计划。中金的员工拥有20%分红权但无投票权股份。
  据外媒报道,中金管理团队曾向潜在买家表达了“提高持股比例”的要求,可以想见,在PE和管理层之间必进行另一场艰难谈判。不过按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的话说,这项股权激励计划在股权变更前后将不会有变化。情况到底如何,长期关注中金的太和顾问薪酬专家蒲世林也表示不清楚。
  但是他指出一点,高级员工大规模地离职肯定不是和公司的薪酬体系有关。中金的薪酬体系,和国际市场接轨,一向好于国内券商,保荐人收入更是处于行业的顶端。
  中金公司在内忧的同时,也遇到了外患。竞争对手高盛、瑞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国际板开通储备人才,正在四处挖角。
  “要占领市场必须先争人。”著名咨询机构范德国际董事总经理黄顺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随着合资券商的重整旗鼓、还有一些合资券商的逐步设立,预计券商的人员变动潮流仍会延续。”
  考验研究所实力能否保持
  接替哈继铭的是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他在巴克莱资本主要负责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此前就职于香港金融管理局十年,先后任经济研究处和中国内地事务处主管,负责经济、金融研究以及和内地金融合作事宜。1993年~1998年,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亚太部经济学家,负责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研究和政策咨询事务。
  哈继铭在出任经济学家时表现出众,和国内很多监管机构相处融洽,还曾多次出现担任央行货币司长的传闻。尽管彭文生在国际金融组织、香港金管局及国际投行的经历,与哈继铭颇为相似,但是能否短时间再度打造曾经的辉煌,还是很难判定。
  中金研究所的另一个重要职务——首席策略师,由黄海洲担任。黄海洲毕业于印第安那大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长达七年,并在多个部门担任要职,2008年从巴克莱资本离职,担任中金销售交易部联席主管,此次转任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与现任研究部主管邱劲平行。
  中金研究所近年来陷入一个悖论:尽管哈继铭、高挺等人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是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走势的判断,总会有与现实有偏差。很多媒体在回顾一年来券商的成绩时,中金的成绩大多数会垫底。
  以去年4月份和9月份两个股市转折点为例,4月12日,中金发布名为《一季度经济数据将为市场提供支持》的投资策略周报,维持其二季度看多市场的观点。但随后,A股一路暴跌。
  国庆后,A股市场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推动下,指数大涨。而暴跌前看多的中金公司,仍然未能把握住暴涨前看多的先机。9月26日,中金发布题为《人民币升值提速难改市场资金面趋紧现状》的投资策略周报。9月30日,中金公司在市场策略“每日视点”中指出,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在短期内挫伤市场人气,同时国庆长假还可能面临着海外经济形势走坏等不确定因素,从而建议投资者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降低仓位以提供防御性。
  尽管众多机构投资者比较看重中金报告投资逻辑,但其提高基本面与股价联动把握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投行实力遭遇挑战
  在研究所实力滑落的同时,中金投行遭遇的压力更盛。
  Wind数据显示,中金2009年承销家数为3家,联席保荐1家,承销与保荐费为10.97亿元,在所有投行中排名第一;2010年,中金承销家数为5家,联席保荐2家,承销与保荐费为7.4亿元,排名第七位,与第一名平安证券20.1亿元的承销费相比的话,相差甚远。
  从第一名滑落第七名,可见中金投行部门业绩滑落之快。主承销了5家公司分别是农业银行(2.65,0.00,0.00%)、光大银行(3.96,-0.01,-0.25%)、陕鼓动力(22.55,0.31,1.39%)、中国西电(8.38,0.07,0.84%)、东方财富(48.690,0.63,1.31%)。前四家均是大盘股,后一家是创业板企业。
  如果算上海外市场的业务,中金的承销收入是冠军。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第一周中国区投资银行收入中,中金以2.31亿美元跻身首位,平安证券排名第二。
  在并购咨询顾问排行榜上,中金公司继续占据第一,累计促成24项交易,规模达278.39亿美元。
  尽管整体仍然是投行“老大”,但随着大型项目的减少,如何保持国内优势,可能是中金眼下最紧迫的事情。
  过去,中金一直被外界定位为“贵族”券商,其投行业务定位于大企业、大项目,甚少染指中小板IPO项目。
  不过,好在中金已经开始认识到“矜持”的危害,放下身段。面对结构不断变化的资本市场,中金已经筹备专门为中小型规模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融资部。
  上述提到的中金投行部门的员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储备中小企业资源,虽然2010年上市的项目屈指可数,但是随着储备项目的增多,我们在这块业务优势不会被赶超。”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中金公司一直致力于其国际化战略,但是在海外目前还没取得多少进展。2010年亚洲IPO承销份额中金的排名跌至第三,市场份额从11.4%缩水到4.7%。
  “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仍然是艰难的,但中金也在一步步朝目标前进。”上述中金员工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中金参与了物流仓储企业普洛斯的30亿美元IPO项目,这是新加坡市场自1993年以来最大的IPO。11月,又与工银国际一起参与了通用汽车的231亿美元IPO,这是中资机构首次参与美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IPO。
  去年10月,为庆祝中金公司成立15周年,在内地、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地举办了酒会,这被解读为中金进一步寻求国际化的举动。目前在新加坡、伦敦、纽约都设有分支机构,“走出去不是变魔术,需要时间。”上述熟悉中金的人士补充道。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2-22 21: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太强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4: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nnaac 的帖子

还行 投行一直在洗牌  人事变动可能是因为公司的问题  也可能是因为个人职业生涯的问题    毕竟不是一辈子干的活 老给别人做嫁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2-23 1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一样。每个行业的游戏规则都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0 17: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的券商,在国内虽无新闻,但行内评价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行云课堂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11-25 02:20 , Processed in 0.90654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