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所有类金融企业全部暂停办理挂牌手续。这是在PE暂停挂牌新三板之后的监管升级。
那么,类金融企业究竟指哪些企业?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的报道说清楚了这事。目前的基本信息是,“一行三会”监管的金融机构不受影响,其他没有明确监管体系的类金融企业全部暂停挂牌。
这意味着城商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在拿到一行三会的核准文件后,可以挂牌;同样没大碍的,还有保险代理行业。各位虚惊一场了。
至于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典当公司、担保公司,不好意思,至少从目前看,门已经关上了。其实吧,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上了又新三板又如何?除了告诉客户自己是上市公司,难道还真有人愿意买你家股票?
至于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很杯具,和PE是一个待遇。
过去几年,金融机构从业者看到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都会说,羡慕你们没监管可以放开手脚干,现在作何感想?
类金融企业挂牌在收紧,试图通过“标准三”抢滩创新层的新三板公司也正在迎来“生死时速”。
“标准三”要求3个条件: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相对来说,这是“操作”成本最低的路径,所以你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大量企业在走这条路。
不过,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谷枫的报道,监管层或对“标准三”细化要求:“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这个条件必须在4月30日前达到,必须提前60天开始做市。
你知道,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周将是新三板公司冲刺“标准三”的最后时间窗口。各位创始人和董秘,时间紧,任务急,务必尽快搞定。
无论是类金融企业暂停挂牌,还是新三板公司借道“标准三”冲刺创新层,两件事都告诉我们,在中国做和政策密切相关的事情,都宜早不宜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