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668|回复: 0

处理人际关系十大金法则(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15: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处理人际关系十大金法则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除了工作,很重要的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如何,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
    很多人的烦恼、焦虑也在人际关系。和上级的关系大概最要紧。和同级的关系也常常很棘手。如果你大小是个头目,和下级的关系又常常会让你烦恼。至于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几乎是营销人员头脑中每天萦绕的事情,这其中有时还夹杂着异性间的相互纠缠。离开了工作,恋爱、交友、业余活动也都少不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常常成为工作与生活中压力的一部分。
    不善于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陷入困境。
    许多人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要不就被难住吓住,整天埋怨工作环境不好,要不就想琢磨点手段,有些人会想得非常琐碎甚至低下,去寻找《厚黑学》这样为人不齿的权术指点迷津。各种现代版的所谓“观人术”、“处人术”也都粉墨登场混淆视听,结果问题没解决,反倒污染了思想。或者似乎暂时把事情搞定了,久之反而关系更加恶化。或者此处的脓包挤了,彼处长出更大的脓包。
    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差,而且不知缘由。
    那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
    如何让人际关系不破坏工作和生活状态,甚至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
    我们的大智慧在哪里?
    具体讲,是十大法则:
    一、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则。
    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观察问题,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一厢情愿,从上述角度观察事物,常常很难了解他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切双边的、多边的人际关系冲突几乎都是这样。
    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常常完全不理解对方。
    那么,想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双边关系,最大的飞跃就是改变从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观察事物。
    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
    如此处理双边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
    不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就没有别开生面的新人际关系。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原则是对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首要注释。
    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来都适用的民主精神。
    不懂得这一点,才会有那么多的一厢情愿,才会有那么多的无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对同事,对部下,对朋友,对合作伙伴,对恋人,都该遵循。
    不懂得这一点,往一般了说,很难成就自己,往高了说,很难成为伟大人物。
    每个人都可能伟大。
    谁能融会贯通地实施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就可能造就自己的成功与伟大。
    三、不求取免费的午餐。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懂得这一点,与不懂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条相关。
    人们并不愿意给不相干的人提供免费午餐。然而,事情反过来针对自己时,往往就不明白道理了。别人有成就了,我应该分享。别人有钱了,我应该沾点光。别人有名声有地位,似乎都该瓜分。殊不知无功受禄、不劳而获古往今来都令人厌恶。
    心中生出求取免费午餐的念头,常会令人生萎缩、心灵低劣,没有出息之感。
    有的人即便没有索取免费午餐的行为,但同样的心理活动连绵不断。各种各样的嫉羡和天上掉馅饼的白日梦充斥大脑。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平衡与恶毒的攻击性更使他备受折磨。
  放下索取免费午餐之心,就多了清静和坦然,也多了自信与奋进之心。
  四、己所欲而推及于人。
  懂得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就该懂得己所欲而推及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他人。
    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
    做到了这一条,人生状态就相当高级了。
    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  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好状态既来自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
    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
    朋友们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
  在这些条款上对他人慷慨大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态度。
五、永远不忘欣赏他人。
  这条原则是对己所欲而推及于人的首要注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与欣赏,得到欣赏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与奋斗的很大动力。小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孩子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成年了,社会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
    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
    每个人都既坚强又软弱。在渴望欣赏这一点上,很天才的人其实都很软弱。
    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
    六、诚信待人。
    诚信被人们谈了又谈,这里绝非人云亦云。因为我们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诚信待人不仅为了在别人那里造成一种印象,也不仅为了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这种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
    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
    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挂碍。
    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
    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
    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智慧,有状态,有条件。
    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诚信也常常造就最杰出的成功。
    七、和气宽仁。
    古人讲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
    两个货摊卖同样的东西,一个摊主拉长着脸,一个摊主一脸和气,后者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得多。仅从经济学角度讲,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这么一看,和气也是含金的。和气也是商品。
    和气待人与和气待已是一回事。
    和气待人,必然宽容。
    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仁地对待整个世界了。
    这个道理对朋友们自然毋庸多言。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实践中体验。
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仁,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只要一点点做起来,就好像做一种精神操,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仁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
    于是,你会进一步和气宽仁。
    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
    八、不靠言语取悦于人,而靠行动取信于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恨不能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
    说其拙劣低下,因为它是一种虚假。
    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聪明不差多少,短期效应的手法有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按照正确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自然的流露,是我们长期的准则。
    相信别人总会理解和信任自己。
    即使有不理解不信任,也无所谓。
    这就是永远不怕半夜鬼敲门的境界。
    九、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要尽力帮助。
    当别人顺风扬帆时,不必随大流凑热闹。
    这是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自然行为逻辑,是诚信待人的自然表现。
    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在生活中,有人有恩德于你,有人因伤害过你而有冤仇于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德和怨?
    以德报德,该是没有疑义的。
    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自然要回报人家。
    对于怨呢?
    一种方式是“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要同等报复他。
    还有一种态度是“以德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反过来还要给他笑脸和各种利益关照。
  这两种态度摆在面前,你取哪一种?
  你可能会先在理性上删去以怨报怨。
  那么,“以德报怨”是否很好的态度呢?
  当你抉择不下时,我们就可以说出古代圣人孔子的回答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就是孔子的回答。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所以,孔子的结论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别人有恩德于我们时,自然要回报恩德。
    当别人伤害侵犯了我们,既不以怨报怨,因为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与别人的错误做法对等混战;我们也不以德报怨,因为那会使得这个世界没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长罪恶。
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怨恨。
以直报怨,这里包含着道义的谴责,包含着不降低自己水准与对方混战的尊严,包含着既正义凛然又克制的沉默,还包含着一如既往诚信待人的基本信条。
  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体系”就这样完备地建立了。
  朋友们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能体会到如是态度体系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11-26 14:30 , Processed in 2.58718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