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打鸡血一般地激情似火的七月后,随着八月份天气的逐渐转凉,中国证监会的IPO审核节奏也放慢了脚步。八月份已过半,在上会企业数量和被否企业数量方面,与七月份同期相比,《投行尽职调查》(公众号:Y1861248)小编,经整理情况如下:
| 上会企业数量 | 被否企业数量 | 主板 | 创业板 | 主板 | 创业板 | 八月份 | 6 | 3 | 1 | 2 | 七月份 | 15 | 10 | 1 | 4 |
激情过后,不论是谁,终归还是平静。相比7月份同期,上会企业数量下降了64%,上会通过率也明显下降,创业板方面甚至出现了3家上会2家被否的局面,其中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元盛电子”)更是二次上会被否。这种二次上会被否的现象,在如今实质注册制的背景下,应该很少会再出现,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好好研究一下吧。
回头看元盛电子的上市之路,2010年9月13日,元盛电子与深圳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嘉盛”)同日上会,但双双被否。历经七年的蛰伏,东方嘉盛在今年六月份二次上会通过,涅槃重生;而元盛电子却在两个月后重蹈覆辙,再度上会被否。昔日的难兄难弟,如今却云泥之别,不禁令人唏嘘!
元盛电子第一次上会是在2010年,受限于当时的信息披露程度,我们只能且有幸得到到了其被否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创业板发审委在审核中关注到,你公司存在以下情形: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不明显,净利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原材料成本及制造费用大幅下降等因素,上述事项能否持续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对你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六款的有关规定。”
在当时的重成长性判断的审核环境下,因为上述原因被否,也算是死而无憾。但是,在现如今IPO开闸放水,甚至可以说是实质注册制的背景下,二次上会居然还是被否,简直让人无法忘记它的存在,其广告效应应该比成功过会还要大吧!
注册制的核心,小编认为就是轻成长性判断、重规范性判断。元盛电子在总结一次上会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经过七年的砥砺奋进,在将成长性的问题解决后,自信满满地披挂上阵、重赴征途,结果却又因规范性问题,再一次马失前蹄。那我们来看一看,元盛电子是因为什么样的规范性问题而被否的呢? (受限于篇幅,完整内容请大家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