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司首次招股书披露,鹏翎胶管拟发行2400万股股份,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新型低渗透 汽车空调胶管及总成项目”、“助力转向器及冷却水胶管项目”和“轻量化多层复合尼龙树脂燃油胶管项目” 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面达产后,将使公司在空调胶管、助力转向器胶管、燃油胶管、冷却水胶管的产能增加较大,分别增加年产能1000万米(200万套)、500万米(200万套)、3200万米(480万套)、1000万米。 然而,本报通过对比发现,鹏翎胶管二次披露的招股书中募投项目却发生了变化。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2,57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3%,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新型低渗透汽车空调胶管及总成项目”、“助力转向器及冷却水胶管项目”和“汽车流体管路系统研发中心项目”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面达产后,将使公司在空调胶管、助力转向器胶管、冷却水胶管的产能增加较大,分别增加年产能1,000万米(200万套)、500万米(200万套)、1,000万米。 值得注意的是,鹏翎胶管首次招股书中拟投入4,396万元用于“年产3200万米轻量化多层复合尼龙树脂燃油胶管项目”,却在公司二次披露的招股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拟投入3,140 万元用于“汽车流体管路系统研发中心项目”建设。 仅仅过了一年时间,“经公司董事会慎重决策,根据公司目前日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而进行投入”的募集项目就发生较大变化,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发展战略是否科学?董事会决策是否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