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全国股转公司上线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分层管理、提升集合竞价撮合频次;3月30日,上线实施下调投资者单笔最小申报数量、优化大宗交易和做市商制度等多项改革措施。随着新三板改革逐步推进,二级市场运行情况总体向好,市场定价功能完善,成交效率提升,投资者参与度上升,交易制度优化的效应逐步释放。 一、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向好 一是交易量、交易股票范围提升。改革实施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金额、有成交股票数量分别较改革实施前提升25.30%和30.70%。 二是主要指数上涨。截至4月30日,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创新成指分别报收984.63点、1124.94点、1512.82点,分别较2019年12月27日收盘点位上涨6.78%、26.46%、23.58%。 三是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增加。改革实施以来,日均盘中参与交易投资者户数较改革实施前提升50.77%,且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个人投资者增速明显,日均盘中参与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较改革实施前提升54.88%。 二、交易效率和定价功能提升明显 一是市场活跃度上升。改革实施以来,集合竞价股票日均盘中成交金额、有成交的股票数量分别较改革实施前提升137.71%、100.21%。有成交股票中,基础层、创新层股票单日撮合成交次数大于1次、5次的情况占比分别达42.43%、28.38%。 二是申报成交率提高。改革实施以来,投资者笔数申报成交率、股数申报成交率均呈上涨趋势,分别较改革实施前提升21.92个百分点、23.67个百分点。 三是价格稳定性增加。改革实施后,基础层、创新层股票相邻两次撮合间价格波动幅度分别较改革实施前下降8.54个百分点、2.79个百分点。这表明,提升撮合频次对基础层、创新层股票价格具有平滑作用。 三、市场交易结构性优化初显 一是盘中成交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随着降低投资者门槛、提升集合竞价撮合频次、下调投资者单笔最小申报数量等多项举措连续落地,二级市场交易环境不断优化,盘中成交逐渐活跃。日均盘中成交金额较改革实施前提升129.48%,盘中、盘后日均成交金额比由改革前1:1.78上升为1:0.52,盘中成交量超过盘后成交量天数占比达87.65%,较改革实施前大幅提升68.64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目前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开户数已超过83万户,较改革前增长约2.5倍。新进合格投资者积极参与盘中交易,随开户数量增长,参与交易户数逐日提升,至4月30日盘中参与交易新进投资者占盘中参与交易合格投资者总数的比例达33.28%。此外还有20余家基金公司启动了设立新三板基金产品相关工作。 三是做市商做市意愿提升。本次改革将做市商申报数量由1000股及其整数倍调整为不小于1000股,并可以100股整数倍申报,将做市商报价价差不得超过5%调整为不得超过5%或两个最小价格变动单位(0.02元,孰高为准)。做市申报数量调整为做市商做市策略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调整低价股做市商报价价差要求提升了做市意愿。改革措施实施后,80%以上的做市商已根据新规做出报价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