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绿色金融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抓手,2020年以来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布局力度,未来我国绿色金融有望迎来长足发展。
我国绿色金融自自2005年起步,2016年出台顶层设计文件,2019年年以来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新版标准,2020年发布》《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目前初步形成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多层次市场。具体来看,绿色信贷已经建立包括分类统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在内的政策体系;绿色债券根据不同债券类别逐步形成包括发行标准认定、信息披露和续存期管理等制度的差异化政策体系;对于绿色证券指数、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设仍在推进中。
从国内现状来看,我国模绿色信贷规模12万亿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行1.2万亿位居全球第二,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和交通领域,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基金的重要参与者。绿色信贷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三个产业上的投放总额占比近八成(截至2017H1);2019年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中,清洁交通占比达到26%,清洁能源占比为27%。
全球对比来看,绿色金融同样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部分。欧洲绿色金融发展相对领先,欧盟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为纲领性文件,政策重视分类标准和信息披露。2018年出台的《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是欧盟绿色金融的实施路线图,为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方向和时间表;《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提供分类清单,包含关于67项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筛选标准,每项活动均列示方法论和可行范例;信息披露方面,欧盟委员会制定了《非财务报告指南》(NFRD),就如何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为企业作出进一步指导。
全球绿色金融实践形式过以绿色债券为主,累计发行规模超过8600亿美元,能源、建筑和交通为主要投向,但是整体发展也更为多元,在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建立上也在稳步推进。全球绿债发行规模从2014年的370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2589亿美元,美国、中国、法国等地区是主要的绿债市场,能源、建筑、交通投资规模占比超8成;海外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包括绿色建筑保险、天气保险、碳保险等;碳交易、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已初步构建,欧洲、美国启动较早且相对成熟。
借鉴海外经验,我们对于我国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有以下展望:一是绿色金融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先行抓手将迎来快速发展;二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有望从多方面入手,如统一和细化分类标准,制定绿色信息披露规则,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强化低碳投融资的激励机制以及加大推进ESG投资等;三是从当前金融领域投放来看,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建筑(新型建材、节能型技术、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和交通(新能源车)领域有望成为绿色经济最先受益的板块。
风险提示:1)绿色经济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3)金融监管以及去杠杆政策加码超预期。
6f323c84-7206-4b3f-b5b2-ace8c7819aea.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