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顶层设计出台,储能步入发展新阶段。4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国内储能行业勾勒了较为清晰的发展前景,国内储能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海外经验:合理的政策设计是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前提。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海外部分地区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储能发展机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供电侧储能:明确的市场地位与丰富的收益来源是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前提。以美国市场为例,2011年的FERC755号令给予了储能在调频市场中与火电、水电等传统发电机组相同的市场地位,推动了储能的第一波发展;2018年的FERC841号令则将储能设施的收益来源由原先单一的调频市场扩展至容量市场、能量市场以及辅助服务市场,推动了储能的第二波发展。2:)用户侧储能:补贴逐步退坡,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自发自用。政府层面的补贴是推动海外发达地区用户侧储能起步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早期的补贴已逐渐退出,用户侧储能进入自发驱动的阶段。与此同时,德国、日本等部分海外地区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也陆续退出,用户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导向由“全额上网”向“自发自用”转变,配置储能的必要性提升。
国内政策:发展方向确立,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在即。“十四五”期间国内储能市场将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2025年储能装机规划超过30GW。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环节储能商业模式的建立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政策目标。与此同时,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望推动储能行业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国内储能政策方向逐渐明确,建议积极把握储能产业链投资机遇,重点关注国内逆变器+储能龙头阳光电源,专业储能电池系统供应商派能科技,以及户用储能变流器领先厂商固德威。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
2e14b17c-533b-47cc-bccf-8d7113cbe639.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