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底层逻辑共享:立足大餐饮/连锁供应链,两者都是基于专业化分工渗透的底层逻辑。 立高: 烘焙行业 2009-2019年规模复合增速 12.1%,冷冻烘焙可以帮助门店节省员工成本、 在丰富 SKU的同时保持口感品质稳定性, 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烘焙店使 用冷冻烘焙食品/原料的比例约为 20%,对标海外渗透率有大幅提升空间。 安井:我国餐 饮业 2010-2019年复合增速达 11%,其中火锅中式增速更快,餐饮连锁化、外卖平台发展、 成本上升推动第三方餐饮服务需求,半加工食材增速高于餐饮行业整体。 行业竞争格局 类似: 立高与安井分属细分赛道龙头,规模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行业发展阶段不同: 我 国烘焙处于工业化初期,冷冻烘焙品类丰富度有提升空间,终端门店对冷冻烘焙产品认 知度不高,需要龙头企业主动消费者教育,而速冻火锅料处于稳定成长期;
产品策略比较: 高质中价、大单品策略,立高具有一定技术壁垒。 立高安井均为细分 子赛道龙头,面向占比多数的腰部市场客户,产品价格中等,质量相对较高。安井采取 “全渠道、全区域、大单品”的经营策略, 2019年推出的大单品锁鲜装系列推动收入与 净利率齐升;立高:挞皮、甜甜圈是公司两大单品, 2019年推出麻薯,市场反馈良好, 2020年已经超过 1亿元。冷冻烘焙食品的生产技术要求更高,产线国外引进、立高自主 改造,同时发酵过程对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稳定性要求高,因此立高相比竞争对 手,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以及丰富生产经验的领先优势。
渠道能力突出:团队狼性,服务力强。 立高与安井的销售团队都十分狼性,服务力优 于竞争对手。立高对渠道的服务力更多体现在直接对接终端的深度技术服务,经销商职 能相对弱化(部分市场经销商为配送商的角色),而安井则体现在对经销商的贴身服务, 帮助其开拓终端、做地面推广活动等,单个经销商收入不断提升、忠诚度高。
治理规范,激励领先:职业经理人制,激励充分。 安井: 控股股东国力民生持股 39.37%, 不参与实际经营,总经理张清苗先生、副总经理黄清松总、黄建联合计持股 6.77%; 立高: 控股股东彭裕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 34.95%,陈和军和宁宗峰先生是广东奥昆和广东昊 道的创始人,主管两家公司一线的经营业务,直接持有立高 6.41%、 4.72%股权。
品类延伸路径清晰: 立高场景延伸,安井发展预制菜。 立高与安井均多 SKU,借助已 拥有的经销商以及已进入的渠道资源,推出新品后可以快速放量, 将渠道优势放大, 同 时多 SKU 也增强了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粘性,形成正反馈。立高围绕烘焙场景进行品 类延伸,例如丹麦系列、冷冻西点系列(例如慕斯蛋糕),以及陈列在烘焙店收银台周边 的休闲食品(帮助提升客单价)。安井面对速冻菜肴制品发展迅速的趋势, 2020年下半 年并表冻品先生, 2021年进一步丰富速冻菜肴品类,抢占具有成长潜力的速冻菜肴板块。
供应链优势持续巩固,保持领先:安井已完成全国化布局,立高正逐步完善。 安井已 经基本完成产能全国化布局,在全国拥有 9个生产基地(含在建),信息系统行业先进, 立高则处于产能全国化初期, IPO 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与信息系统升级。
财务对比:立高 ROE 高于安井。 2020年立高 ROE 为 41.25%,安井为 18.79%,拆分来 看,差异主要来自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立高、安井净利率分别为 12.83%、 8.67%,总 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04、 1.09,立高净利率高于安井主要系冷冻烘焙产品深度加工高附加 值带来的高毛利率,总资产周转率高于安井与 2020年立高尚未 IPO、在建工厂不多有关。 结论:立高可能处于 10年前安井的发展阶段,可持续成长乐观。 1)行业发展阶段, 烘焙处于工业化初期,而速冻火锅料制品处于稳定成长期; 2)食品制造企业随着资本开 扩大,固定资产增长,支撑收入提升(资本开支先行),之后行业进入稳定成长期,龙头 地位稳固、竞争优势强化,固定资产与生产经营良性反馈,构筑供应链壁垒(例如绝味 安井桃李)。对比资本开支与收入的变化, 2012年安井资本开支近 2亿元,固定资产+在 建工程 3.6亿元,收入规模 14.3亿元, 2020年立高资本开支 1.6亿元,固定资产+在建工 程 3.7亿元,收入规模 18.1亿元,立高与 2012年的安井相似,即处于大量投放资产开支 初期,支撑后期收入快速增长,并构筑供应链壁垒。
3706f428-4c24-48ce-bb54-0d1098b5baa0.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