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ASCO年会为全球肿瘤领域最为盛大、最为权威的学术交流会议,在221021年会上国内企业公布了多项免疫联合免疫疗法相关临床数据。
PD--1+LAG--33优异数据表明免疫联合免疫疗法潜力巨大,其他多个免疫靶点潜力有待挖掘。本次ASCO会议上BMS公布了代号为RELATIVITY-047的3期临床数据(黑色素瘤),该研究中PD-1单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LAG-3单抗Relatlimab治疗组mPFS长达10.12个月,显著长于PD-1单药组的4.63个月。表明相较于PD-1单抗单药治疗,免疫联合免疫疗法治疗潜力巨大,多个免疫靶点联用的潜力有待挖掘。
有目前国内企业针对免疫联合免疫领域布局的靶点主要有LAG--33、TIGIT、CD47、CD73、TIM--33、CTLA--44、A2aR、IDO等。相较国外,国内企业在免疫联合免疫疗法的进展较慢,但目前也在积极赶上,例如,百济神州目前已开展TIGIT单抗BGB-A1217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头对头的3期临床试验(NSCLC)。
本次OASCO会议上恒瑞医药公布了OIDO抑制剂联合PD--11单抗的11期临床数据。2018年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Epacadostat(IDO抑制剂)的3期临床试验失败(黑色素瘤),受此影响多个PD-1联合IDO疗法的临床试验被搁置。恒瑞医药此次公布PD-1联合IDO疗法1期临床数据表明了其对该疗法组合的信心,期待后续2、3期临床数据。
我们看好免疫联合免疫疗法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预计未来免疫联合免疫疗法均以PD-1为基础构建,不论从作用机制还是从目前已有数据来看,免疫联合免疫疗法有希望替代当前主流的免疫联合化疗疗法,突破目前国内免疫疗法的市场天花板。我们看好在这一领域布局靶点更多、更全面的企业,当前免疫联合免疫疗法大多尚处在临床前期阶段,开发风险较高,对相关企业而言布局靶点数量越多意味着整体抗风险能力越强,相对而言未来确定性越高。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c9e84ccc-956e-4e54-b66e-adcd00e66fe6.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