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堵塞投行转向 资产证券化有望再受捧
21世纪经济报道 邱晨 深圳报道 2013-02-28 00:15:38
http://www.21cbh.com/HTML/2013-2-28/4MMzE2XzYyODM4MA.html
随着《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新的局面正在打开。
然而,此前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确是一项长久遭到券商边缘化的冷门业务,该业务在过去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但在IPO业务被堵死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有望重登券商重点业务的舞台。
8年试点仅12单
8年时间、8家券商、12只产品,这就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交出的成绩单。
2005年8月,从中金公司完成了业界第一个项目“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权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始,一个对国人完全陌生的名词——资产证券化进入了我国资本市场。
其后,广发证券也在同年12月推出了“东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管理计划”。
2006年,中金公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600999.SH)、国泰君安、东海证券、华泰证券(601688.SH)和中信证券(600030.SH),7家券商分别推出了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
“2006年的时候,资产证券化业务挺受关注的,大家都对该业务寄予了厚望。”某位参与过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资深投行人士称。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2007年开始,资产证券化产品却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而这一消失,竟然长达5年的时间。
直到2011年中信证券推出了“远东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证券化才如同新事物一般再次吸引众人的眼球。
但其后的2年里,却只有中信证券一家券商,仍坚守了这一领域。在2012年,中信证券完成了“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南京公用控股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2个项目。
直到最近,招商证券的“华能澜沧江第二期水电上网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获批,才改变了中信证券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形只影单”的局面。
不难看出,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过去的发展极为缓慢,甚至一度令人怀疑是遭到了监管部门的“叫停”。
但记者与投行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资产证券化业务事实上从未被禁止。只不过,它是在IPO、债券、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投行“热门”业务的光环下,一直遭到券商遗弃的边缘业务。
难推广、高成本、存风险
事实上,对于券商来说,资产证券化的业务门槛并不高。
“其实资产证券化跟银行的保理业务很相似,而这方面的人才并不缺乏。”一位有银行从业经验的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然而,不少投行人士都反映,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虽然被公司领导一再提出,但确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线投行人员对其关注并不大。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很难推广的业务。”上述投行人士称,投行向客户推荐融资渠道时,往往不会考虑这一业务。
据其介绍,相对于IPO、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手段相对复杂。而绝大多数的发行人对其相当陌生,即使是投行销售人员,很多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并不熟悉。
因此,在投行推广融资渠道的过程中,资产证券化这一渠道被边缘化了。
另一方面,即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相对于发债和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
“抵押、担保、评级、推介都需要收费,特别是推介,比起发债时的路演更费钱。”某券商投行人士透露,“甚至还有一些人要从中收取回扣,对于发行人来说,这些推高了发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本,因此吸引力自然下降了。”
而从认购者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与债券虽然同样存在违约风险,但在目前债券市场“零违约”的怪异现状下,认购债券的风险被掩盖了,投资者一边倒的被债券市场吸引走了。
更糟糕的是,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资产证券化业务又背上了不光彩恶名。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风险目前不大,但如果未来几年像IPO业务那样爆发式的发展,那其中的泡沫会被堆积起来,到时的风险会很大。”上述投行人士称。
迎来发展机遇
然而,随着IPO发行窗口的关闭。一直遭到忽视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再次登上舞台。
证监会26日正式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显示出该业务转常规的趋势。
“降低了准入门槛,反映出监管部门调整融资渠道的政策导向。”上海某券商人士表示,由于缺失了IPO业务这一“中流砥柱”,投行将被迫向其他业务转型,投入的精力会大大提升。
由此,资产证券化业务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美国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资产证券化产品丰富,规模居世界前列。目前美国ABS(资产支持证券)规模约4600亿美元,占GDP 比达3%。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较晚,规模尚小。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IPO业务堵死虽然会导致投行向资产证券化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一旦IPO业务重新开闸,投行无疑将重投IPO业务的怀抱,即使新业务很可能再次遭到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