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3-03-05 随着PE/VC机构募资趋难,结构化、双GP(一般合伙人)、平行基金等一些创新架构设计的产品出现。 “实际上核心的特点都是来源市场的需求,结构化设计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双GP可以形成能力上的互补,平行基金可由不同区域不同机构去募资。”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郭海涛3月4日对记者表示,这些模式是中国PE/VC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迎合LP不同需求的背后,是PE/VC机构对LP(有限合伙人)细分市场的布局。 募资难催生产品架构创新 结构化PE产品的设计与阳光私募结构化产品类似。 记者从第三方理财机构获取的近期一款PE产品方案显示,优先级3.5亿元,GP出资1%;劣后级1.4亿元,GP出资20%。在收益分配上,在向优先级客户返还全部本金后,还需支付优先级客户每年15.11%的税前基础收益。接下来是返还劣后级全部本金、支付优先级全部超额收益的20%、劣后级客户和GP分别获取剩余超额收益的70%和30%。 格上理财高级研究员景卉介绍,结构化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给投资者保证一定的年化收益率,二是GP出资优先承担风险,在一定额度的亏损内,首先由GP承担所有损失。 “关键是吸引低风险偏好的潜在投资者,对PE/VC感兴趣但是觉得风险太高的,可以选择优先级,想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劣后级,结构化设计把投资者细分开来,挖掘募资潜力。”上海某PE基金合伙人表示,但是,这种产品设计并不多。 一位PE机构产品研发部门人士解释,PE运作时间长,收益不确定,很难提出明确为优先级客户保证多少年化收益率。此外,对高净值客户而言,10%左右的基础收益不如买其他理财产品,而30%甚至翻倍的收益率GP不一定能保证。 双“GP”模式同样是为了募资便利。 天津一家PE基金合伙人介绍,此前有很多政府引导资金,投资是以LP身份进入的,但是因为想学习PE投资或者将来想做成PE/VC机构,凭借自己资金量大的优势,要求与GP共同投资决策,比如天津市政府引导资金深度参与赛富投资决策和项目筛选,最后自己成立了天津的天创资本自己做GP了。 “亦有散户LP直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甚至直接取代GP的情况。”上述上海PE基金合伙人介绍,“但是,LP介入投资管理易造成分歧和干扰。” 平行PE基金则有类似伞形信托的设计原理,不仅可以扩大募资范围,而且能降低投资门槛。 “比如某大基金准备募资5亿元,相关部门规定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LP数量不能超过50人,这样LP的投资门槛就是1000万。如果拆分成10个小基金,每个小基金都可以向50个LP募集资金,这样准入门槛就降低至100万,方便吸纳一些小额投资者。”上述产品研发部人士介绍,北京一家大型PE此前准备募资20亿元,但是效果不理想,后来就是拆分募集到的。 “三种方式都是在募资越来越来难的情况下的创新,是向募资难的妥协,也是向LP的妥协。”上述产品研发部人士表示。 不过,一些特殊时期的“创新”并不规范,可能会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之嫌。 产品设计定向化 国内LP多以散户为主,但是随着监管层放宽保险资金、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等进入私募股权市场,LP机构化成为趋势。 据统计,一般而言,个人LP更倾向于投资生命周期在3+2年的基金(即投资退出期3年,经合伙人同意可延长2年),机构LP投资退出期更长。 由于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在投资风格、风险和流动性偏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于是PE在募集对象上开始呈现差异化,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LP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细分LP市场。 业内分析师张国兴介绍,相比散户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全方位考察拟投资基金,评选标准更加严苛,这就造成了一些缺乏业绩支撑和管理能力的中小型VC/PE基金很难获得机构投资者的垂青,而一些有着良好背景的大型基金,将会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因此将会把募资重点更加偏重于机构投资者,如君联资本更倾向与大型机构LP合作。也有基金更偏向深挖散户LP投资潜力,如九鼎、鼎晖等就已经退出了第三方理财业务,来帮助其基金进行募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