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诵和对比这两个问题,是保代复习中最常见的两个误区,要理解他们与保代考试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不走弯路,节约复习时间:
1、关于背诵,并不是说楼主反对背诵,能背诵过当然最好了;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么多的法条知识点,想靠背诵来记住简直太难了,因此,采取背诵这条路显然是不合适的,只会消耗大量时间,而很难记住什么知识点,效果是非常差的。实际上,无论是注会,还是司考这种标准化考试,也极少有人是通过背诵来通过考试的,背诵记忆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更多的是依赖理解、重复。
就保代考试来说,为什么背诵不是一种好的复习方法呢?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然能记住某些知识点,但绝对不会记住绝大多数知识点;
第二,保代考试全部是选择题,没有任何主观题,只需要看到选项后能识别出这个选项是否正确,而不要求大家默写出这些条文;
第三,保代考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陷阱型考试”,自从摈弃实务案例型题目后,演变成了一种纯理论化考试,要想加大试题难度,要么是命制偏僻知识点,要么是大量使用命题陷阱手段。因此,大家的任务不是去背诵条文,而是要识别条文中的陷阱。
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时,不能单纯的去背诵,而是要将重心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多遍快速重复”,通过重复来不断强化加深各知识点的理解;另外一个是“识别陷阱”,主动发现识别条文中可能设置陷阱的地方,比如说各种数字、各种主体、否定条款、应当和可以、和与或等等,培养自己对陷阱的敏感性。
2、关于对比复习,这个误区甚至要大于背诵问题,因为大家的惯性思维是“通过对比,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但问题的关键是“命题人会不会命制对比型题目”。如果命题人不命制或者少量命制对比型题目,那么,很显然,做大量的对比工作,就是一种效果很差劲的复习方法。
很不幸的是,从表面来看,保代考试由于涉及到不同板块(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不同制度(核准制与注册制)、不同发行行为(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不同融资品种(公开发行中的增发和配股、各类债券品种),从而导致有大量可以对比的知识点存在,但是,根据历年考题的统计分析,命题人很少去命制对比型题目。我们的复习思路是“命题人导向”,而不是“自我学习导向”,也就是说:我们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考试,命题人怎么命题,我们就制定有针对性的考试,以最快的时间、最高效的方法通过考试。
目前,有一种很消耗时间的错误复习思路,就是搞专题复习、对比复习,尤其是在债券品种、各版块发行条件、各版块申请文件、各版块持续督导事项上。很多学员花费大了量时间将不同板块不同事项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然后进行对比复习,比如说债券部分,因为涉及债券品种比较多,特征也各有区别,学员们就老想着对比复习,然后花大量时间来整理,然而效果很差,得不偿失。这种复习方法由于消耗时间长,很容易让学员觉得自己下了很大的复习功夫并且很容易自我感动满足,但这种复习方法本质上是南辕北辙,本质上是对保代考试这个特殊的考试认识不清所造成的,是收效甚微的一种复习方法。
与司法考试、注会考试不同,保代考试本质上不是一个标准化考试,也不是一个系统化考试,而是一个“拼凑型考试”,将不同法规的一些适合命题的条文和知识点拿出来拼凑成一套试题,它命题的逻辑基础是各个适合命题的条文,具有散乱性和独立性。因此,它本身需要大家掌握的就是零散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点(这也是《应试指南》采用知识点形式而不是系统体系的根本原因),需要大家花大力气去筛选可能命题的条文和知识点,对知识点本身进行单独掌握和有效识别可以设置陷阱的关键词,不需要大家去建立一种宏观上的体系,也不需要进行专题型掌握,更不需要大家去对比不同板块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掌握各个知识点之后自然就会形成,而不需要花时间刻意去对比)。我们的目的是,花最好的时间在最有用的知识点上,大家不要老去做一些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基于以下两点考虑,楼主建议大家今后不要再花大力气进行专题型和对比型复习(尤其是对比型复习),而是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一遍不行就再看一遍,再看一遍不行就重复看:(1)执行新政策以来,命制的对比型题目总共不超过5道,尽管各版块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独立命题;(2)可以进行对比的关键知识点有很多,但每次考试针对这样的知识点命制的题目都比较少,绝大多数题目还是常规的统一知识点题目。这个事情,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改变这种本质上错误的保代考试复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