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楼主: aiwasg

[模拟出题] 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一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4 0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裆大弟子 于 2010-10-14 09:38 编辑

第一问我拥护版主的观点。

今天讨论aiwasg的第二问:

在单体报表中,处置股权的投资收益=处置所得价款-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这里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X所售股权比例

所以:投资收益(D)= 处置所得价款(A)-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B) X 所售股权比例比例(C)

A=300
B=2560
C=5%/60%=1/12

D=300-2560 X 1/12=86.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0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shengwang1


    对此,我的理解是:处置时可以认为这部分计入权益的收益已经实现。或者你换一个思路,如果不转,在单体报表中会地久天长的存在一个资本公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3: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rryzhang7606 于 2010-10-14 13:23 编辑

(1)根据4号解释,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对于本题, 购买日之前帐面价值为1000+(100+100)*30%=1060; 1500+1060=2560;
(2)购买日后,由于达到60%的比例,采用成本法核算,2011年年底出售5%的股权时候,帐面价值仍然为2560, 5%相应的帐面价值为213.33, 因此在个别报表里,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00-213.33=86.67; 此外, 根据4号解释,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因此,投资收益还要加上100*30%/12=2.5, 2011年第确认投资收益总额为86.67+2.5=89.17;
(3)对于合并报表, 题目中没有给出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假设该公允价值为X, 则中期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为(x-1060)+100*0。3;
(4)由于没有丧失控股权,不确认合并报表的的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2: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像有点舍本逐末了,这个文这么说的: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说明还是对会计准则具体的细化,且多次收购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收购的,应该对之前的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这个会计政策是新准则的要求,解释4号并没有说要改变这个方法阿,如果改变的话就要说清楚由转让控股权的成本法变为权益法的相应的规则。
而且在中华会计网校里面有个文章提到:
 三、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解读:

  在个别报表中,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财会[2010]15号文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相同,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追溯调整原持股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财会[2010]15号文件的第十一条规定,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四条的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至第十条的规定,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这只是针对财会[2010]15号文件涉及的会计处理与原准则等规定不同时所作的规定,而此处增资引起的权益法与成本法的转换追溯调整,新旧会计处理规定相同,不要误认为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不需要追溯调整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对于购买日之前已持有的被购买方部分股权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产生的差额,以往的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都未作说明,财会[2010]15号文件将其作为当期损益处理,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并限于2010年1月1日以后的事项,无需进行追溯调整。

请大家重新考虑这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2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23#为何这样计算其他综合收益?
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因此,投资收益还要加上100*30%/1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4: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计视野上转的一篇文章
http://doc.esnai.com/showdoc.asp?UpdatedPage=aGlqYWNr&DocID=19928
    非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其会计处理关键有三步。
  第一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1、合并前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其账面余额一般无需调整。
  2、合并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将其账面价值恢复至取得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相应调整留存收益。
  第二步:比较每一单项交易时的成本与交易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每一单项交易应予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第三步:对于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应享有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调整所有者权益项目。
  其中,属于原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的资产价值量,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调整留存收益,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增加了第四步会计处理:(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案例一:合并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多次合并。
  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700万元取得了B公司30%的所有者权益,B公司在该日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2200万元。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A公司和B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A、B公司不受同一企业控制。
  2010年1月1日,B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账面价值为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0年1月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分别为股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400万元、盈余公积76万元、未分配利润648万元。
  B公司于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160万元,没有支付股利,没有发生资本公积变动的业务。
  2011年1月1日,A公司以货币资金1000万元进一步取得B公司40%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取得了控制权。B公司在该日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2380万元。
  2011年1月1日,B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8万元,账面价值为18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1年1月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分别为股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460万元、盈余公积92万元、未分配利润828万元。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1、(1)2010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700
    贷:银行存款 700.
    (2)2010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46.8 {[160-(60-20)÷10]×30%}
    贷:投资收益 46.8.
(3)2011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A公司对B公司追加投资后,对原持股比例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借:盈余公积 4.6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12
    贷:长期股权投资 46.8.
  3、A公司对B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的价值
  原持有30%股份应确定的商誉=700-30%×2200=40(万元);
  进一步取得的40%股份应确定的商誉=1000-40%×2380=48(万元);
  A公司对B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40+48=88(万元)
  4、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调整
  借:固定资产 60
    贷:资本公积 60.
  5、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46.8
    贷:盈余公积 4.6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2.12
  借:长期股权投资 7.2[(2380-2200)×30%-46.8]
    贷:资本公积 7.2.
  6、合并日与投资有关的抵消分录
  借: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460
    盈余公积 92
    未分配利润 828
    商誉 88
  贷:长期股权投资 1754(700+1000+46.8+7.2)
少数股东权益 714[(1000+460+92+828)×30%].
   7、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规定,原持有30%股权在购买日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380×30%=714(万元),持有30%股权账面价值为746.8万元,差额32.8万元应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二:合并前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多次合并。
  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10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份,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甲公司未以任何方式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另支付5000万元取得乙公司50%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乙公司2009年实现的留存收益为300万元,未进行利润分配。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9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
    贷:银行存款等 1000.
  2.购买日2010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3.合并时点应确认的商誉
  原持有10%股份应确认的商誉=1000-9000×10%=100(万元);
  进一步取得50%股份应确认的商誉=5000-9500×50%=250(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100+250=350(万元)。
  4.净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增值的处理
  原持有10%股份在购买日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9500×10%=950(万元)。
  原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9000×10%=900(万元);
  两者之间差额50万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属于被投资企业在投资以后实现留存收益的部分30万元(300×10%),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剩余部分20万元调整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
    贷:盈余公积 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
      资本公积 20.
  5.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规定,原持有10%股权在购买日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9500×10%=950(万元),持有10%股权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差额50万元应计入当期损益。

评分

参与人数 2 +10 +18 收起 理由
oshistone + 10 + 10
王军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iwasg的分享,但是个人对该文还是存有一些疑义。
根据4号解释:
三、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如何体现标粗的内容,如何体现处置时点呢?】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如何体现合并日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呢?上文中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代替股权的公允价值是否妥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6 2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明天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shistone


    我有个疑问,做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时,应该把投资收益抵消掉了吧,为啥合并报表里还会有投资收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13: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考试前看觉得很晕的一道题,现在CPA会计教材已经有详细的描述了
就是多次交易形成企业合并,然后不影响控制下处置股权的处理,还是挺简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行云课堂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6-29 23:21 , Processed in 0.207189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