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21年4月8日,上证综指收3482.55点,上涨0.08%;深证成指收13989.94点,上涨0.08%;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收8743.22点,下跌0.96%。其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涨幅前三的公司为:易成新能(300080,12.36%),京城股份(600860,10.09%),华锋股份(002806,10.03%)。
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铜箔行业,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先后投资扩建4.3万吨铜箔产能;在正极材料行业,富临精工和德方纳米合计扩产2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负极材料领域,行业头部企业璞泰来投资扩建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项目;电解液头部企业新宙邦在江苏南通扩建2.5万吨产能;在隔膜行业,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分别在重庆、匈牙利、瑞典有产能扩建计划;在锂电池行业,也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大规模的投资扩产。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积极扩产,保障原材料和锂电池供应能够满足下游整车企业的需求,这也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避免因原材料不足而阻碍行业发展速度。
光伏方面,2020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比如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碳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促使实体企业使用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具体到行业来看,新能源发电方面,继续看好光伏板块,我国具备光伏行业全产业链制造优势,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在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光伏产业已初步实现平价,达到了依靠自身经济型发展的新阶段,成长空间广阔。拜登推出了基础设施计划,其中对清洁能源发电的直接支付投资税收和生产税收给予10年抵免期,并提出2035年实现无碳电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国光伏发电装机量将会快速提升,我国光伏产业链的优势将有望从中获利,扩大出口规模与盈利能力。
风电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其中指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将成为主导电源,2025~2030年新增电力需求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2025年风、光装机将分别达到5.4亿、5.6亿千瓦,2030年风、光装机将分别达到8亿、10.25亿千瓦。到2025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将达到57.5%,且从远期来看,风电与光伏将在清洁能源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010bb922-317e-4176-84f6-5e75e0411201.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