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欧美疫情显著改善,印度疫情迅猛爆发,东南亚多地形势升级。美国4月未季调CPI同比升4.2%,环比+0.8pct,创近十年来新高。由于暂时性因素,通胀率将升至2%以上,美联储或将采取行动。市场对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担忧继续增强。国内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恢复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同比少增2300亿;新增社融1.85万亿,同比少增1.25万亿,社融余额同比11.7%,环比降0.6pct;M1、M2同比6.2%、8.1%,环比分别降0.9pct、1.3pct。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虽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有所回落,但两年平均来看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体现货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仍然保持较强支持力度。5月12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金融支持。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负债端,新华保险延续良好势头,1-4月累计保费收入达7.39%(前值8.84%);中国人寿1-4月累计保费收入增速持续放缓,为4.60%(前值5.24%);平安人寿受新单增速下滑拖累保费收入持续负增长,保费收入延续负增长,1-4月累计保费收入-4.21%(前值-4.49%);平安产险1-4月累计保费收入仍持续负增长,增速为-9.25%,较上月-0.42pct;太保人寿1-4月累计保费收入增长加快,达4.45%(前值3.89%),或得益于推出的“两全其美”两全险的较好销售;太保产险1-4月累计保费收入增速9.77%,但较上月下降2.15pct;人保寿险1-4月累计保费收入达-6.89%(前值-5.45%),降幅继续增大;人保产险1-4月累计保费收入增速为2.82%,较上月下降3.38pct,其中人保信用保证险1-4月同比-80.4%,增速与上月持平。
投资端,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中保险资金动作频频。截至目前,险资共23次举牌A、H股上市公司,创近三年举牌次数新高。举牌的险资主体多为市场大型龙头险企,包括中国人寿集团及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太保寿险、平安人寿、华泰资产、中信保诚人寿、百年人寿等。国寿系举牌动作频频,达到了创纪录的7次。
政策方面:4月13日,银保监会下发《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七章38条,明确11项禁止行为。针对近年来市场变化增加了新的制度要求,有利于对航空意外险等一些费用率畸高的产品进行规范,提供真正具备保障功能的产品,推动意外险高质量发展。
4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短期健康险续保表述备案事项的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对备案产品条款进行调整,并制定方案在已售保单保险期间届满后以表述规范的产品予以替换,对于主动停售的产品,严禁以监管规定为由对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通过明确多项续保条款表述,整肃短期健康险违规销售问题,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利益。
5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交费方式、积累期和领取期设计、保险责任、退保规则、信息披露、产品管理等作出规范,并明确了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最低资本要求等方面的监管支持政策。自2021年6月1日起,由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人寿、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等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随着开门红结束,行业负债端增长有所承压。重疾险新规出台,各大险企原主力重疾险产品纷纷增加限制条款,保单价格虽略有下降,但对消费者吸引力有所降低,新单增长面临压力。需求端随着后续老客户加保需求的增加,旧重疾产品对于客户资源的消耗或将逐渐消除。代理人改革进入深水区,Q2起各家公司持续加大增员投入、强化代理人培训考核及质态提升,并通过四五联动、产品推动等措施改善新单现状,后期持续关注各上市险企增员情况、渠道和产品策略及保费改善情况。车险综改尚未见底,短期内保费增长、承保盈利仍有下探空间。产险结构显著优化,农险、意健险发展迅速,非车险业务正从内生需求和政策利好等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端受益于国内外利率向上趋势,长端利率企稳上行,成为后续保险业绩和估值修复的重要因素;且当前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主要上市险企PEV处于0.55-0.85倍之间。随着经济恢复、渠道改革成果逐步显现,率先开展并长期坚持改革的险企将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宽信用边际呈现收敛趋势,预计对成长股形成一定压制,对金融周期股相对有利。从目前测算的数据,与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3.14%的水平以及中国长期稳健的经济基本面相比,当前股价反映的无风险利率预期悲观,监管层持续推进市场改革,高分红低估值的保险股配置价值凸显,继续看好估值修复。历史数据显示金融地产等行业的利润增速与银行贷款利率保持高度的正相关性,意味着随着利率进入上行周期,这些周期行业的盈利有望改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海外地区的疫情发展、美联储利率动作及中美关系走向。目前进入百年活动倒计时,保险板块行情有望迎来催化行情,应积极布局。
个股角度,重点推荐关注中国太保(全面推进转型2.0,代理人规模和质态逐步改善,科技赋能协同加速,打造“保险+科技+健康+养老”生态闭环;前友邦中国CEO蔡强新任太保寿险CEO,将极大助力太保寿险改革转型,并将通过“长青计划”激励核心骨干;GDR顺利发行推动股东权益溢价,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2季度推动“四五联动”业务方案,加强推动“两全其美”两全险及新上市“鑫从容”年金险,预计NBV增速优于其他险企;高位稳定分红具有长期吸引力);相关公司中国平安(寿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低基数开门红表现较好,同比增速强劲,2021Q1NBV同比+15.4%,4月单月个险新单承压;集团综合金融优势,“科技+医疗”行业领先;做实新人质量,全年人力预计在100万左右;参与方正集团重组,以获取实体医院和现有线上资源;华夏幸福等事件风险可控、影响逐步出清);推荐关注新华保险(公司新管理层发挥新华优势,推动公司“二次腾飞”,原申万宏源徐志斌拟任公司董事长,将助力其财富管理规划,目前估值仍较低,长端利率回升下EV及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建议关注相关公司中国人寿(公司稳步推进“鼎新工程”,高基数下开门红总体业绩承压,受益于投资端表现2021Q1归母净利润预计高增;自有流通市值小+弹性品种);港股关注中国太平(低基数下开门红改善显著,业务结构优化,个险新单增长稳定,预期NBV增速居前列)。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中美利差收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过快IPO对股市流动性冲击风险;开门红不及预期风险;利率触顶而快速下行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风险。
67a8ae54-de97-4afa-9b53-8ef9b7e35b89.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