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258|回复: 0

[宏观经济] 转:安邦-每日经济-第432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7 2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析专栏〗

【陈功谈房地产税的“合理合法”问题】

【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工作重点】
【政策:提升城镇化质量,重点抓什么工作?】
【形势要点:中国迫切需要落实“非禁即入”的投资原则】
【形势要点:中国改革要追求的是制度,而不是速度】
【形势要点:汇丰制造业PMI显示中国制造业继续扩张】
【形势要点:中央认为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不再是中国的机遇】
【形势要点:《税收征管法》修订因涉官员财产信息举步维艰】
【形势要点:中国对企业“原罪”问题应该实行大赦】
【形势要点:中国储能市场前景广阔但挑战颇多】
【形势要点:北京市应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形势要点:地方发布就业景气指数意味着什么?】
【形势要点:中国将力争试点三年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形势要点:完善身份识别系统对中国落实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
【形势要点: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年内首现正增长】
【市场:国内奢侈品消费“外流”可能仍将延续】
【形势要点:美国共和党在“财政悬崖”谈判议题上有所退让】
【形势要点:标普下调英国评级展望至“负面”】
【形势要点:日本大选自民党获胜安倍晋三将任首相】

〖分析专栏〗

【陈功谈房地产税的“合理合法”问题】
从国内税制改革的实践来看,推出房地产税已经上了政策轨道。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性时刻,房地产税虽然已经开始局部试点,但相关的争议仍然很多而且很激烈。在安邦的智库研究团队看来,这种局面与房地产税的政策思路不清有关。政策原则和思路不清,很可能会引发政策走偏的现象,影响公共政策的效果。
关于房地产税相关政策,站在财政部立场上的财政部专家多次向社会进行了解释和宣传。作为国内财税政策领域的权威人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先生此前曾撰文分析中国推出房地产税的制度意义。他表示,之所以要研究推进开征住房保有环节上的“房产税”,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四点意义:第一,房地产税是不可或缺的地方税体系的未来支柱之一,这种地方税体系的建设已时不我待,亟须积极推进;第二,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房地产税这样的财产税,可以在房地产供需双方行为合理化导向上形成一种规范的经济参数和税负约束。比如增加住房市场上中小户型的需求比例,减少已建成房屋的空置率,弱化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及其导致的市场大起大落的可能性;第三,发挥财产税的再分配调节作用,抑制“两极分化”式过大的收入差距。第四,房地产税是提升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进而降低消费大众“税收痛苦”所可选、必选的操作事项。
对这篇解释房地产税制度建设意义的专文,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有不同看法。在陈功看来,如果房地产税的制度意义仅限于此,那么相关的解释显得软弱无力,非常牵强。以其中的三项为例:第一,房地产税是“不可或缺的地方税体系未来支柱”,因此要积极推进。陈功认为,这个理由说白了,就是要为地方政府找钱、开财路。众多周知,十八大的基本精神就是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调整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改变地方“土地财政”的扭曲模式。如果以房地产税为地方找财路,并且作为未来的地方财税支柱,那还有什么结构调整可言?其他产业是不是仍然难有官员青睐,做下去是死路一条?
第二,加强税负约束,调节房地产。陈功认为,这相当于将房地产调控的重担压在房地产税的身上。在现有体制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一次性缴70年的土地出让金,再加上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费,这种情况下都没有压制住房价,凭什么认为,增加一项房地产税就能抑制房价,调节房地产?
第三,希望房地产税能够“抑制两极分化”。陈功认为,这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中国什么时候发展到要靠房地产税来抑制“两极分化”?理论上,所有的税费都具有抑制两极分化的作用,中国现有的税负即使不能说“在全世界最重”,但也是排在世界前列的。这些都没有抑制得了中国的“两极分化”,靠一个房地产税就能解决问题了?陈功认为,中国的“两极分化”更多的是宏观环境的问题,根本不是房地产税就能解决的。因此,上述制度意义的解释,总体来看都很牵强。
在陈功看来,要从“合理合法”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税。要说开征房地产税“不合法”,那是错误的。中国的宪法已经明定土地归国家所有,开征个房地产税算个啥?别说征税,就是“没收”也能做到“合法”。君不见神州处处有强拆,全国各地有的是“办法”使拆迁“合法”。因此,现在那些有关法理的争议,其实是书生之议,说说而已。
不过,要说到“合理”与否,那就大有问题了。实际上,安邦是国内最早提出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的研究机构之一。不过,安邦的结论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必须取消“一次收购70年土地出让金”的做法,为城市未来发展保有财力。安邦建议的初衷,绝不是再新增一个税种而已。退一步说,即使土地出让金不取消,那么在财产保有环节增加的税费,起码也要用在社区建设上面,用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这也是安邦在“后土地经济”构想中提出物业费方案的背景。但现在如果一切弃之不顾,在土地环节一次收取70年的出让金,交易环节要收钱,在持有环节也要收钱,这除了敛财支撑地方政府的公务消费,还能起到什么作用?陈功强调,要说开征房地产税有“意义”,那也不是“制度意义”,因为它对制度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作为影响面甚大的财产税政策,中国推出房地产税的政策思路要理清,绝不能从增税角度来推出这一政策。房地产税的出台应该配套取消一次性收取70年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调整。
〖优选信息〗
【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工作重点】
在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政策:提升城镇化质量,重点抓什么工作?】
去年以来,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多次谈到城镇化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要命题。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将城镇化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论述来看,可以发现几点:一是城镇化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二是未来城镇化的重点是提升质量而不是规模扩张;三是体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体现生态文明。
【形势要点:中国迫切需要落实“非禁即入”的投资原则】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民间资本的禁入限制还是极为明显。以国资委出台的七大央企垄断或控制领域,就是这种思维的极端表现。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但实际执行的进展微乎其微。然而,中国未来的发展,如果再设置许多禁入领域,显然已极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亟需突破。日前,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第三督查组在广州听取了当地政府的汇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汇报中表示,广东民间投资目前呈现出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文化产业投资异军突起、社会事业投资迅速兴起等新亮点,但也存在投资规模有待提升,产业分布不够合理,融资困难,政策落实执行难等问题。对此,“广东首先是将力争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度框架;并将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徐少华称,广东一方面请求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将市场准入标准清晰化;另一方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现在,中国在纸面上谈市场化改革已经够多了,如果广东能够将“非禁即入”落到实处,那就是一个大大的突破了。广东这次是说说而已,还是真下定决心来改,市场会拭目以待。
【形势要点:中国改革要追求的是制度,而不是速度】
在日前于海南举行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表示,希望各方形成一个共识,明确从哪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历程。这位一向关注中国改革命运的来自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表示,中国的模式内生有问题,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法制不健全。“经济这个饼做大了,但这个饼的分配发生了问题,贫富差距拉大了。”秦晓认为,中国现在处在危机压力和改革机遇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有危机方面的压力,这个危机来自于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性失衡性,也来自因为公平公正的社会压力。另外,要看到这些问题是跟体制有关联的,也就是说如果通过体制改革是有机遇的。”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增速8%能否达到、增速是高还是低,而是制度好不好。如果制度好的话,可以更低的速度获得更高的效率;制度好了之后,高速度可以带来财富大家都受惠。他认为,中国现在要争论的不应该是经济速度是7%还是8%,在制度还是速度的争论中,中国需要一个更好的制度可持续均衡的发展,“质量、效益、绿色、均衡、可持续应该是我们未来制度追求的模式。”
【形势要点:汇丰制造业PMI显示中国制造业继续扩张】
汇丰银行14日公布了中国12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数据。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的最终数值是50.5,13个月来首次回到50以上,显示经济正逐步回暖。1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50.9,较11月继续回升,创14个月新高,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扩张。汇丰PMI预览数据是基于每月PMI调查总样本量的85%-90%先期分析制作而成的。此次数据样本采集自 12月5日至12日之间,PMI预览值公布得比以往明显提前(以往在23日左右),终值定于 12月31日发布。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12月制造业PMI预览值创下14个月高位,证实了在内需的拉动下,中国经济复苏动力持续增强。屈宏斌补充道,新出口订单下滑,11月出口增速意外逊于预期,说明外部风险仍然存在。在目前通胀水平保持温和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保持适度宽松的政策立场,来对冲外需疲软的风险。
【形势要点:中央认为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不再是中国的机遇】
在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对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会议指出,从国际环境看,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中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形势要点:《税收征管法》修订因涉官员财产信息举步维艰】
十八大后多位高级官员因腐败落马,广东省率先推出三地官员财产信息公示,从制度层面开启了反腐败的尝试,同样是在制度层面涉及官员财产信息的一部法律修订却陷入困境。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正在修订中的《税收征管法》遭遇掣肘,原因是各方在“涉税信息共享”等内容上无法获得共识。据了解,“涉税信息共享”的宗旨是扩大税务部门的权限,便于掌握包括官员在内的纳税人的财产信息,并在制度上要求金融、房地产等部门配合。据了解,在“修订稿”征求意见过程中,反对意见不仅来自银行、房地产等部门,而且在税务系统内部也分歧严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税务部门认为在国家层面尚未建立起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扩大对包括官员财产信息在内的收集权限不合时宜,实施起来阻力也会很大。按照计划,《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应于2012年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但截至目前,草案尚未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汇总,在程序上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还有相当距离。根据组织程序,到2013年3月两会召开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剩两次会议,业内人士认为,《税收征管法》在本届人大任期内修订完成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有知情人士表示,《税收征管法》修订将可能被列为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类立法项目。这意味着,《税收征管法》修正案草案最早明年全国两会后,才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形势要点:中国对企业“原罪”问题应该实行大赦】
“原罪”问题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头上悬着的一把剑,就连那些看起很清白的企业家,如马云、梁稳根,也在不同的场合提前表过态:在关键时候,企业可以送给政府。中国政府当然不会收走他们的企业,但这种表态显示出,民营企业在中国搞经营,总有一种复杂的心态,缺乏市场经济国家里企业家对私人财富的高度自信。在日前于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针对企业家“原罪”问题谈了看法。吴晓灵表示,中国人民对新一届领导给予了无限的期望,中国形成了改革的共识和转型的共识。怎样才能实现转型呢?吴晓灵认为,要切实落实宪法规定的保护公民的的合法财产、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规定,激发公民创造财富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对公民的合法财产要有宽容的界定,只要居民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在是奉公守法、正常经营、能够带来社会的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就不要刻意追求“第一桶金”的来源。吴晓灵称,我们很多企业头顶上有一把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罪了。我们的合法财产保护在近几年的法律修订方面,落后于我们现在的体制改革,过去有很多法律不允许的东西现在是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现实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我们拿现在的一些做法衡量他们当初创业时候的做法,很多的人都难免会是不法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对私有制有很多的批评,当时很多企业在创业的时候戴“红帽子”是普遍的现象,财产划定的不清晰往往成为后来的产权纠纷和所谓“原罪”的来源,我想我们应该对这些历史问题,以理性的态度来解决它。不过,吴晓灵强调,贪污腐败绝不在此列!
【形势要点:中国储能市场前景广阔但挑战颇多】
来自近日举行的“2012微网储能高峰论坛”的消息称,“国家正在研究加大并网储能的扶持政策,政策规定风电和光伏并网都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有数据显示,如以光伏和风能装机配备25%储能,按1500元/千瓦来计算,到2015年,储能市场将超过4000亿元。目前,许多国家都将大规模储能技术定位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性技术。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扶持方向的明确,作为配套设施的储能系统也有望迎来大发展。在业界人士看来,未来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都指向了同一项技术储能技术,而其同时也被认为是现有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四大电力环节之外生长出来的新产业,市场潜力令一些投资人士血脉喷张。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储能系统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分析人士表示,“再生能源通常稳定性不高,因此,重点在于并入电网时,如何维持稳定,因为若一不慎,就很可能毁损用户端的设备,并影响到整个电网安全”。另外,能调节再生能源的波动,减少冲击以提供稳定供电环境的技术,以及电网电力储存和调节技术,也都是发展储能系统时必须解决的技术挑战。业内人士具体指出了长寿命高能量储能元件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首先是特性要求,依照NEDO的2030年目标,长效高能量元件的能量密度要求至少要100wh/k、200wh/l;功率密度要达到1000W/Kg;寿命必须长于20年,而使用周期至少要是目前使用情况的六倍(100% DOD、容量衰减<15%)。然而,目前全球高容量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在100% DOD条件下约1000次,储存寿命仅约五年,均远低于2030年的目标值。另外,现行锂电池储存寿命和使用周期不佳的原因还包括了材料结构的电化学稳定度(正极和负极),电解液溶剂之电化学及热稳定性,锂盐稳定度以及电池结构的设计。
【形势要点:北京市应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改变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世界已进入“大数据(big data)”时代。在这个时代,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欧美多国政府已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作为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核心,以美国为例,一个基于美国航空运输署公开数据的智能手机程序,就能通过对航班晚点信息、等待时间、通关状况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模拟计算出美国各大机场的通关时间和航班误点概率等相关信息,为普通民众进行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同时,该程序定期公布机场和航空公司服务效率排行榜,结果显著促进了美国航空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该程序公布后的几年间,美国的航班误点率就下降了将近七个百分点!安邦智库的学者认为,作为超级大城市的首都北京,很有必要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来提升管理水平。以让北京发愁的公共交通管理为例,北京完全可以在现有数据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公开,大大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由于公交卡普及较广,北京交通系统的数据获得度较高。另外,北京市有财力进行相当的研究。根据北京市交通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5月,北京市已发放约4000万张公交一卡通,仅以每张卡内的20元押金计算,每年的资金沉淀就达8亿元,按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3.5%计算,其年利息高达2800万。北京交通部门完全有条件做好两件事,一是构建一体化的全市交通流量数据开放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上应公布北京整个交通系统的流量数据并实时更新,其中包括公交汽车、地铁各站点的拥堵情况和涉及人数,以及出租、私家车等在北京城区的动态分布和拥堵情况等;二是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对这些公开数据进行利用性的开发。如果北京能做好这件事,将有几大好处:一是有助于提高政府开放度,赢得广泛的政治赞誉;二是提高政府公共交通科学性,从而全面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给社会公众出行带来实际的好处;三是有助于政府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水平,而这正是大数据时代政府提升服务的重要表现!
【形势要点:地方发布就业景气指数意味着什么?】
作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广州明年将在全国首开先河发布就业景气指数。据了解,广州就业景气指数的数据收集,将在目前已有的600多家定点调查企业的基础上,先扩展到1000家定点企业,再扩展到2000家定点调查企业,使调查往深度和广度扩展。就业景气指数将定时发布,初步定为每年5次,并在发布景气指数的同时发布分析报告。尤其是在春节前后,应通过就业景气指数来提前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提供公共服务让劳动者准确了解广州市的劳动力供需形势和相关信息,引导劳动者理性流动和合理就业。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立项论证和审批过程中,也将对就业影响进行评估。就业景气指标研发主要体现为两个指数,一是就业景气指数,是用于反映社会就业现状和预测就业发展趋势的数量指标,能多角度反映就业状况与未来趋势。另一个是就业预警指数,是选取当前有效指标合成用以反映就业现状的指数。预警指数分为5个判断区间:分别是红灯、黄灯、绿灯、浅蓝灯和蓝灯,可以分别对就业形势作出预警。广州市就业景气指数主要分三个指数:先行指数,揭示未来短期内就业的变化趋势;一致指数,包括当前就业的直观数据,可以综合反映就业景气的变动情况;滞后指数,可以综合检验当前社会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程度。在我们看来,在当前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出就业景气指数极具有积极意义,除了评价当前的就业状况,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社会和谐程度对就业的影响外,也显示了政府政绩重点开始转变。
【形势要点:中国将力争试点三年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时至年末,明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成为市场焦点。近日有传闻称,明年的一号文件将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这可能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体制又一重要转变。日前,农业部在安徽省蚌埠市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放出了一定的风声。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将力争通过3年试点,在100个试点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据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今年8月,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100个试点县(市、区)。张桃林表示:“近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他称,各试点县要根据农业产业分布情况,选择2-3个主导产业,并从中选拔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据介绍,各地将结合各自农业生产力水平,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指标体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有权威性和连续性的认定管理。对不同的农民群体,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同时,要出台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在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给新型职业农民一定的倾斜和优惠。根据试点工作安排,农业部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全面推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形势要点:完善身份识别系统对中国落实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
12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撰文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识别(UID)系统建设问题。他在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难题是如何有的放矢地实施扶贫政策。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政府就只能采取粗放的扶贫手段,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他以印度为例说明UID系统的重要性。在过往的扶贫历史中,由于没有UID系统,印度的扶贫计划往往落不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在安邦的智库学者看来,中国与印度的国情虽有不同,但一样需要类似的UID系统–或者说,要让现存的UID系统发挥更大的用处。当前,得益于户籍/身份证制度与下沉到街道/居委会/农村的权力系统,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在公民身份识别方面还算做的不错。但这仅仅是管理层面上的,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中国的户籍制度过于僵化,不适应于新时期的社会,尤其对人口的流动构成了妨碍;再比如,各地区的社保账户并不统一,跨区域转移起来相当麻烦,也未能与身份证相关联。中国UID系统的这些缺陷,使得该系统无法承担包括转移支付、发放养老金等在内的各种功能,与理想的UID系统还差了很远,也使得中国的公共政策执行效果打折–就像印度那样,中国的公共政策也往往落不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比如社保,各地常常爆发挪用社保的丑闻,社保的个人账户也无法做实。由此来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政府需要把完善UID系统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信息化社会必要的组成部分。决策层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利用信息化,我们可以让政策执行的流程更加清晰高效,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必要构件。
【形势要点: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年内首现正增长】
交通运输部13日消息,今年前11月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51.1亿元,同比增长0.83%,年内首次出现正增长。其中11月当月投资同比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并创下年内单月投资新高。从8月份开始,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经连续四个月上升。此前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曾判断,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将继续保持温和回升态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11月,国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8.2亿元,较10月环比增长6%。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投资增长继续超过两位数,达到10.4%。分类别看,公路和内河投资均实现正增长。今年前11月公路建设投资11471.7亿元,同比增长0.55%,而前10月公路投资同比还小幅下降0.95%。内河建设投资完成422.7亿元,增速小幅回落0.5个百分点;沿海建设投资完成937.8亿元,同比下降0.3%;其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18.9亿元,同比下降15.4%,降幅略有扩大。分地区看,东部和西部地区投资继续延续正增长态势,中部地区投资小幅下降。东部地区1-11月完成投资4883.2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上升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完成投资4946.6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扩大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投资3221.4亿元,同比下降4%,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
【市场:国内奢侈品消费“外流”可能仍将延续】
国内奢侈品消费增速逐步放缓,今年可能降至个位数。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 12月12日发布《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欧元持续走低、境外游升温这两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约25%的奢侈品。可见,中国国内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仍具有比较强劲的消费能力。但同时,由于近几年国内奢侈品价格一涨再涨;国内民众前往港澳和其他国家购买的渠道愈发便利;以及奢侈品在华所售产品质量问题的屡屡曝光。国内奢侈品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消费“外流”仍是大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中国香港市场高出45%,比美国市场高出51%,比法国市场高出72%。贝恩统计,2012年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支出占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总支出的60%以上。而中国经济的放缓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也是造成中国奢侈品市场明显放缓的原因之一。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的复合年增速为27%,2011年上升到30%,但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增长开始减速,预计今年增速仅为7%。与此同时,中国香港的消费增长也放缓近20个百分点。在国内奢侈品消费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虽然距离西方圣诞节还有段时间,各大品牌折扣战陆续开始。甚至曾经不可一世坚持品牌价格理念的奢侈品,也开始尝试打出“亲民”招牌,让人颇感意外。
【形势要点:美国共和党在“财政悬崖”谈判议题上有所退让】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后,有关“财政悬崖”的谈判成为了市场焦点。近日,熟悉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已经提出提高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纳税人最高税率的建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希望提高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的最高税率,因此并未接受这一建议。然而博纳的提议标志着此前看起已经停滞的谈判取得了新的进展,作为更广泛的预算协议的一部分,博纳仍然寻求比奥巴马提出的建议更高的支出削减规模,尤其是在义务医保支出方面。奥巴马坚持延长占比98%的年收入少于25万美元的家庭的当前税率,但要求将收入超过这一门槛的纳税人的最高的两档税率分别从33%和36%上调至35%和39.6%。而博纳一直反对任何增加税率的提议。相反,他提议通过减少税收漏洞和减免的税收制度改革在未来10年里增加最高80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但博纳和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们正在经受来自于参议院共和党议员越来越大的压力,后者认为共和党应该在税率问题上向奥巴马让步,但要求奥巴马在明年初增加更多支出削减规模作为增加债务上限的条件。目前来看,共和党已在谈判上有所退让,这表明两党就“财政悬崖”议题的分歧有所缩窄,对于脆弱的市场信心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预计谈判将在年底前有惊无险地达成协议。
【形势要点:标普下调英国评级展望至“负面”】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13日将英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从“稳定”调为“负面”,同时维持对英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AAA评级。标普在声明中称,前景展望调为“负面”意味着,如果英国经济和财政表现差于标普现有预期,那么标普在未来两年内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调降英国现有的AAA评级。标普表示,“我们认为,经济复苏滞后、失衡,或政府巩固财政的决心减弱,都可能导致英国财政条件恶化。”标普预计,中期来看英国经济将增长缓慢,政府净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15年还会继续增长。而根据标普上次预计,英国政府净债务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将在2014年趋于稳定。标普还称,如果英国经济复苏速度比现有预期还慢,那这一比例可能达到100%,高于2012年约85%的水平。
【形势要点:日本大选自民党获胜安倍晋三将任首相】
12月16日,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第46届日本众院选举计票工作结束,日本自民党共获得众院480个席位中的241个席位,以超过半数席位的优势成为日本第一大党。同时,日本自民党将在2009年政权交替的3年后再次夺回政权,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也即将确定成为日本第96任首相。日本众院选举后,预计将于本月26日召集特别国会,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而安倍晋三也将成为日本新一任首相,这是安倍晋三继2006年担任日本首相之后,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而同时在投票结果显示中,民主党野田政权的外务大臣、曾就钓鱼岛问题和中国进行交涉的玄叶光一郎当选众议院议员(福岛县3区)。东京都知事、日本维新会党代表石原慎太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东京比例选区)。同时日本政府消息人士16日晚间透露称,鉴于众院选举投票站调查结果预见民主党惨败,“首相野田佳彦将负全责引咎辞职”。要指出的是,以强硬姿态参选的安倍晋三出任日本首相之后,日中两国关系将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11-28 23:45 , Processed in 0.30905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